当你恨父母恨原生家庭,其实是在恨自己

当你恨父母恨原生家庭,其实是在恨自己

导读:控制型家庭长大的孩子既想摆脱父母又依赖父母。重要的是先问自己,你到底独立了没有?不单指经济方面,而是在为人处事上是否遇事还要躲在父母背后?为了需要他们而维持关系,那不叫孝顺。回家是为了能真正离家,用神给我们饶恕的眼光去看,我们就会得到释放。

《境界》独立出品【境界谈】

访谈嘉宾|王春安 整理|恩轩

播音一毫、伊然 后期伊然

编者按:王春安牧师,在台湾、缅甸、北美服事三十年,先后获得医学博士、神学博士,高级心理辅导师;曾在台湾任辅导中心主任、神学研究院院长;现任多伦多北约国语宣道会主任牧师,同时在多家神学院任教。

神的爱主动进入我里面

《境界》:你如何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影响中走出来,不仅自己得医治,而且成为辅导者和牧者,帮助别人得医治?

王春安牧师(以下简称王):我小的时候真是糟糕到不能再糟。家境贫穷,吃不饱、穿不暖。爸爸又是暴力型的,我从小非常自卑,到学校还被霸凌。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是没有父母送我到学校,也没有留下来参加补习的。全班同学看不起我,男生把打我当做好玩。所以我不知道活着做什么,7岁就问上帝:我为什么活着?

我爸是基督徒,甚至是教会的长老。感恩的是我从小就有机会在教会听到圣经的故事,我知道有个上帝。10岁那年,有一天真的好痛苦;妈妈跟我说,你如果有什么问题就祷告。我就做了人生第一个祷告。我知道所罗门求智慧的故事,就求上帝给我智慧,让我知道怎么应对我爸,怎么应对欺负我的同学?从那次祷告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了过人的记忆力,好像过目不忘那种。就算我没钱补习,成绩却一下子从最后一名跳到第一名,我第一次感觉上帝是真的。

到了青春期,每个人都会有发育带来的自卑感。加上我原本的自卑,而且中学时家里更乱了,因为我的祖父母跟我爸妈同住。妈妈要伺候他们,每天半夜都发脾气,爸爸也发脾气,所以我每天都睡不好,书也读不下,什么都做不好。

有一天,我就拿起一本教会送的圣经翻起来,我想如果是神的话,里面一定有宝贝。我从头读到尾,反反复复读,也没有读出什么,但却不断读到上帝爱我们的话。我不懂那是什么样的爱,因为全世界只有妈妈还会顾到我的生存,如果我生病她还会帮我找药、看医生,但也仅此而已。但是圣经里说天上有一位天父很爱我。我继续去教会。一直到大学,我在台大读医学,参加了校园团契。团契的弟兄姐妹竟然那么关心我,为我祷告,我生病或软弱的时候都跑来看我,他们的爱让我感觉连我的家人都没有给过我这样的爱。

我越了解这个爱,就越得到释放。我心里决定要做一个好基督徒。当时常听到有传道人呼召人奉献,我觉得我读的牙医系很赚钱,我干嘛去做传道人。虽然这样,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心中一直感觉做传道人是很好的一件事。等到博士毕业后开诊所赚到钱,又投资房地产赚了更多钱,我希望通过事业的成功向家人证明自己。结果被黑社会盯上,上门来勒索,我才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空的。神藉着一次重病得医治的经历,感动我认真思考服事神的事,于是我走上奉献的路。

进了神学院以后,我才发现圣经里讲的不是一条条的教义,更重要的是上帝爱我们这些不配的人。我自己面对这样的爱越来越感动,于是不知不觉越来越得到医治。我在医学院时做过很多心理测验,都在不正常的边缘,可是等到我神学院毕业又去学心理辅导的时候,再做测验竟然都正常了。我能够服事到今天,我很确定是神的爱找到我,主动进入我里面。

《境界》:你是如何与父亲和解的?中间有没有过反复?

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成了基督徒以后,也想要活出好的见证,所以就去孝敬他们。尤其当我开诊所以后,爸爸退休了,我常常让太太去帮他煮饭。可是无论我怎么做,都被他羞辱,还跑到教会说我们都不照顾他,把我气得要命。后来我们搬出去,他马上就换了锁,不让我们回家。我还是尽量保持关系,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反反复复好久,我心中也要反反复复对付自己的愤怒。经常是祷告好久才能饶恕他们。

我妈妈过世后,在丧礼上,牧师要我作为长子上台发言,爸爸说叫我姐夫上去,要我把长子的位置让给我姐夫,我等于是被他废掉的。那一次真是把我气爆了,我就跟他说,我到底是不是你儿子?那次我大发一顿脾气,奇怪的是,他从此对我不再那么过分了。我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真是父母的错,可以诚实提出来;有些时候你也要让父母知道你已经长大了,请尊重我。

我当了传道人以后,发现一些教会领袖、传道人常常拿要舍己当理由,不尊重我,他们误用权柄,叫我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不敢做的事,但是功劳全归他们。刚开始我觉得大家都是服事神,算了吧,后来慢慢发现我这样的态度会加重他们的罪。我就跟他们讲,你要尊重我,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人格的材料

《境界》:很多人都会提到原生家庭的问题,华人家庭状况不好的比例多吗?

王:随着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状况,不一样的家庭状况带给我们人格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我那个时代,家庭环境就是兄弟姐妹很多,经济上很穷,为了求生存彼此之间会有竞争。我出生在台湾,爸爸是受日本教育长大的。日本教育把台湾人当做奴仆,用军事手段威吓和虐待。爸爸很自然就学会这一套,也同样用来对待我。

现在我在加拿大牧养的教会里有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不知道群体的概念。教会里有富二代或官二代,他们在一起彼此不能相处,我还要在中间做他们的和平使者。我们也要想想,家庭状况怎样叫“好”。在我看来,能够拥有健康的自我,能够自由思考、自由的感觉、自由的选择,但又能跟人维持好的关系,这才叫“好”。如果用这个标准看,不管哪一代的家庭好的比例都不高,这就导致人要么自我残缺不全,要么自我又太强了,自我膨胀。

《境界》:常看到有人很纠结于基督信仰和心理学的关系,你作为神学博士同时是高级心理咨询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流行心理学,20世纪普遍受心理学的影响。其实心理学最有用的方法,例如最重要的同理心原则,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是牧师的儿子。他从小在教会聚会,发现这个东西在教会的运用。其实和其他学科类似,所有科学都在发现上帝创造的时候安排在世界里面的规律,所以我不认为两者必然冲突。人通过努力发现的关于人自身的规律和上帝的救恩不矛盾。上帝的救恩是帮我们重新跟生命的源头做连接。如果你信对了,你是跟上帝连接,不是跟一套神学理论或一套很教条的知识做连接。

《境界》:除了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作为父母,怎么做能够减少自己下一代的负面影响?

王:这是很实际的问题。古代的中国父母,养儿是为了防老,这种父母一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现代父母更重视怎么照顾好孩子,多少开始有一些心理健康的概念,可是做起来很不容易。

首先你们夫妻关系要好。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人格的基本材料。在父母经常吵架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以后也会延用父母的方式与人相处。第二,孩子的能力是慢慢发展出来的,父母在养育他、引导他、教导他的时候,记得要常常考虑到孩子是很无助弱小的。我们要温柔一点,不要要求太高,但是等到孩子开始想发展自我的时候,就要适度放手。

我先提供这两点建议,一是夫妻要建造一种和平相爱的关系。二是对孩子要用温和、循循善诱,让他既发展自我,又与人有比较好的相处。

如何摆脱控制型父母的影响

王:下面我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有人问,“我跟父母一起住,总是被挑剔,我忍不住总想在吵架时一定要胜过他们,然而每次心里都很后悔,挺恨自己的,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威权式的教养,常导致这个结果。孩子到了一个年龄,会觉得父母不容许他独立发展。其实父母也很可怜,当他们抚养小孩子成长到想要离开父母做自己的时候,他们也需要适应。父母批评你、随便指责你,你很不服气,这是正常反应,所以你不要为这个恨自己好吗?多去了解父母的困难,给彼此接纳的机会。

有人问,“作为已经信主的女儿,我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彼此看对方不顺眼,我感觉自己想要逃避和妈妈相处,才能不发怒,我该怎么办才好?”

逃避不是好的办法。比较好的方式是,我们还是要去面对妈妈,当她引起我们怒气的时候,提醒自己:我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去看这个怒气是为了什么?愤怒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越不接纳它,它就越强烈;你接纳它,它就会慢慢平息下来。然后你可以去理解它,通常愤怒不只来自事情本身,还有更深层,它激发了我的记忆里面哪一部分的羞耻经验?就像上帝在辅导约拿的时候,问他说:你在气什么?我们找出怒气的根源,比忍住不发怒更重要。不要发怒是压抑,找出怒气的根源才能根治。

有人问,“我的父亲控制欲比较强,我会选择逃避,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要孝顺他们,应该要多跟他们联络,有时候就会比较纠结。如何面对?”

被控制型父母带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有这种矛盾情结在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你首先要问你自己,你到底独立了没有?我指的是不单是在经济上面,而是在做人处事上面,我还要不要依靠父母,我是不是遇事还要躲在父母之下?圣经告诉我们,人要离开父母,才能与妻子联合。你要先帮助自己真正独立。如果你真正独立了,你再去照顾他们的时候,那个才叫做孝顺。如果没有真正独立,为了需要他们而和他们维持关系,这不能说是孝顺。你要清楚这个界限。

为人父母的,有时很想看到他们以前养大的孩子,给他们一些温暖。孝顺是一种爱,是我们对父母的爱。如果把它当做法律或义务,你就会觉得很勉强。但是如果你不是需要他们,而是想爱他们,那么评估之后,在他们想你的时候去关心他们,带去温情,这才叫孝顺。

有人问,“每次我拿出自己的想法和妈妈商量,她都会觉得我很不切实际,还会嘲笑我,让我很伤心,失去动力,这个情况怎么面对? ”

你就算活到60岁,一个很独裁的妈妈还是会觉得你的想法很幼稚,你懂吗?所以你要常常提醒她,我长大了,我的时代跟你的时代不一样,我所面对的问题跟你所面对的不一样,我会参考你的意见,但是请你不要轻易否定我。我们需要让她知道这些。有些时候这也是我们的错误,我们没有让父母知道我已经是一个长大的人了。

有人问,“我爸爸以前在煤矿工作,做上门女婿到我妈家,两个舅舅都不喜欢他,也不喜欢我。妈妈因为家里没有钱,没上成大学才和爸爸结婚,心里一直很遗憾。爸妈总吵架,我会站在妈妈一边。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菜,爸爸夹菜的时候,我会用筷子挡他,不让他夹;有一次我还拿椅子砸他。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不应该。他们在我高中时离婚了,据说是爸爸怀疑妈妈有外遇,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我感觉原生家庭对我影响很大,现在与人沟通时有一种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的恐惧,换一个名字,其实是自卑。可以这么讲,很多影响你人格的因素在你爸妈结婚时就已经确定了。你们家的男性有一个代代相传的自我价值低落的问题。你爸爸的自我很低,被你舅舅看不起,被你妈妈看不起,这个男人其实很辛苦,甚至连孩子都看不起他。一个自卑感很强的男人,最常做的就是怀疑太太会有外遇。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想你们家的问题,你会了解更多,也会帮助你了解自己。你要学习去饶恕你的爸爸,他的情况其实蛮可怜的。大家都指责他,可那是他愿意的吗?你原谅爸爸,才能原谅自己;当你原谅自己时,可以开始要求他们来尊重你,你没有他们和自己想象的那么差。

有人问,“我父亲和爷爷都比较软弱,导致奶奶和妈妈都很强势,她们做女人又比较辛苦,作为女儿我也会比较强势。现在自己感情也不顺利,只能靠自己奋斗,始终没有安全感,想掌控自己的一切,我该怎么改变?”

这是一个女人掌权主导的家庭。任何做主导的,虽然让人感觉很霸道、很掌控,但另一方面,掌控的人也都很辛苦,因为你要扛一切。所以你要想开,少去掌控,就少有责任,少有压力。如果从小就被影响要去掌控,想放开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结了婚,先生可能也习惯被你掌控,一旦你放开他还会不知所措,甚至引起家庭动荡。所以学习放手需要一个过程,要缓和,双方一起商量。

有人问,“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会摔东西,会吵我凶我,我心里会记恨父母。虽然现在信主了,但是很难饶恕,反而更埋怨原生家庭,我应该怎么调整自己?”

这个真是不容易。当你恨你的父母,恨你的原生家庭的时候,其实你是在恨你自己,因为你的人格成分就是由这些组成的。虽然上帝接纳你,可是上帝要你去饶恕他们,好饶恕你自己,接纳你自己。不管怎样,刚开始要想好的一面,至少他们把你养大了;进一步慢慢想,我去恨他们对自己不好,因为这就相当于恨我自己,我的材料都是从他们来的。有一句话叫做“回家是为了能够真正离家”,你要不受他们的影响,先要回到原生家庭的状况里好好了解来龙去脉,然后你才能真正离家,长大成熟。

有人问,“如果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得到很多否定,导致成年后做事很消极,如何恢复他的积极性和应对事情的能力?”

这类人首先要面对的是,他非常缺少自我价值,他的退缩其实是一种防卫。这种人很难接触他的内在自我,需要多鼓励,多发现神所赋予他的优点,帮助他认识到上帝无条件接纳的爱,上帝看的不是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人能做的很有限,辅导者也要谦卑,我们需要倚靠圣灵的工作为他祷告,让他里面慢慢经历到上帝,求圣灵把上帝的爱浇灌到他的心里。

片尾曲:PraiseBaby Collection《Better Is One Day》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