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经夺走了人心,我们却还在讲大道理

世界已经夺走了人心,我们却还在讲大道理

导读:耶稣没有问祂最初的跟随者“你知道什么?相信什么?或传讲什么?”而是问“你要什么?”这是耶稣对我们最尖锐刺耳的提问。因为人心中所爱,比脑中所知和口里认信的更重要,我们这个人正是我们所渴望的事物的集合。而我们是否真的爱我们以为自己爱的事物呢? 

《境界》出品 推荐阅读 【门徒之道】

文|苏明思(James K.A.Smith

播音 | 凌志 后期 | Star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你究竟想要什么?这是作门徒一事中最优先要处理的基本问题,因为人如其爱,你爱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然而,在这个洞见的背后,藏着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体会:你所爱的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这个令人不安的顿悟,正是著名俄罗斯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影片《潜行者》(Stalker)的核心。剧情随着一位教授、一位作家以及作为他们向导的潜行者三个人的旅程展开。一开始,他们的目的地笼罩在神秘与层层的阴谋之中,到最后,我们知道潜行者带领两个人来到禁区,更具体地说,是禁区内的“密室”。“密室”是吸引他们的原因,因为潜行者告诉他们,在“密室”里,他们将能实现他们内心的渴望,美梦将会成真,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谁要第一个进去?教授与作家都感到犹豫不决,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怎么办?但“密室”会揭示一切,你所得到的,不一定是你脑中以为自己想要的,而是你心里最深切的愿望。教授与作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意识到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的并不是我们脑中所想的怎么办?如果我们所意识到的、所“选择”的那些欲望,并不是我们最内在最深切的渴望怎么办?如果我们最深切的渴望一直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呢?如果我们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脑中自以为的那个人怎么办?

如果我请身为基督徒的你告诉我,你真正要什么,你心里深切的愿望是什么,什么才是你的心头至爱,你会如何回答?当然啦,你早就知道正确答案了,你知道你应该说什么,并且你很可能是非常诚恳地陈述出你理智所深信的信念。但你是否愿意踏进这间“密室”?你有把握你脑中认为你所爱的与你最深切的渴望是一致的吗?这部电影教会我们的正是:有时候人其实不想要去做他脑中以为自己想做的事。

换言之,我们生活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我们头脑中知道、相信和思考的东西,而是我们内心想要的东西。所以教会里最常见的就是那些相信上帝却想要世界上的成功与祝福的基督徒,神甚至被当作帮助我们获得我们想要的人事物的手段。没有多少人可以面对自己真实的样子。当人们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后,往往会逃得远远的,并且会立即对眼前戴着这张人皮面具的家伙感到深恶痛绝,即便他们过去已跟这个家伙相安无事地生活了许多年。

有一道鸿沟横在我们脑中认为我们所爱的与我们真正所爱的之间,而后者正持续地鞭策我们一步步暗地里转向那些偶像,所以加尔文说,人心就是偶像加工厂。因此上帝的百姓需要常常认罪悔改。

我思故我在?

你想要什么?这个关键问题,恰好正是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向他的第一批跟随者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当两位准门徒决定要跟随耶稣时,耶稣转身直接问他们:“你们要什么?” 基督徒门训里最首要的基本问题。

耶稣没有问“你知道什么?”“你到底相信什么?”或“你平时传讲什么?”祂问的是:“你要什么?”这是耶稣对我们最尖锐且刺耳的提问,因为我们这个人正是我们所渴望的事物的集合体。我们的渴望、愿望、欲望,正是我们身份的核心,也是触发我们一切行动与行为的泉源。我们的欲望是由我们的心,也就是人的中心,所回荡出来的,因此,圣经劝告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因此,要成为门徒,“渴望”比起知道与相信更为重要。耶稣要求我们跟随祂,是要求我们在所爱与所盼望的事上变得与祂一致:去要上帝所要的,去渴求上帝所渴求的。耶稣作为老师,不只增添我们的智慧,也同时形塑我们心中的至爱。祂不会仅满足于将新的想法存入我们的脑海,若没有抓到我们的欲望、喜好与渴望,祂是不会善罢干休的。祂的教导不仅能让人在反省与默想时进入平和、冷静、泰然自若的领域,祂的教导也同时会直捣人心,深入那个充满热力与激情的地方。神的道,“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然而,我们却往往认为作门徒的重点是要努力求学,仿佛成为耶稣的门徒是一件主要与理性和智力有关的事情,只是关乎如何获取知识。因为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即使不知道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但其实已经这句话绑架了。我们被教育成假定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存在。我们设想大脑是人的“指挥中心”,而我们的信念也界定我们是谁。圣经里不断提到的“心”,被瘦身简化成单指人的思想。

我们已经习惯戴上理性主义的现代眼镜,假设门徒就是所谓的学习者,他可以透过圣经获得更多关于上帝的信息,因此认真作门徒就是指针对心思意念进行门训。于是你被要求参加成人主日学课程、小组查经班,你会每天读经,你会尽可能参加特会,你会疯狂读属灵书籍,你会努力吸收知识,甚至进入神学院,写出一篇篇附带一长串引文注解、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然而你可否发现,自己所知道的与所行出来的有落差?或者你发现新的知识并没有顺利为你带来新的生活模式?

回到圣经,我们在其中看见非常不同的对于人的理解。例如,保罗在《腓立比书》开头给当地信徒所做的特别祷告:“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

请留意保罗祷告的顺序。如果你读得太快,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理性主义眼镜影响下,你可能会认为保罗的祷告主要关注的是知识,期待腓立比信徒可以加深知识,以至于知道要去爱什么。但如果你再仔细看一遍,你会发现保罗的祷告其实是反过来的,他为他们首先祈求的是他们的爱可以增多,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是拥有知识的先决条件。保罗指出,不是我求知,以至于我能去爱,而是我先去爱,以至于我能知,如果我们要辨别“什么是那美好的事”,保罗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关注我们所爱的是什么。

理性主义所声称的是“人如其思”,但保罗的祷告却暗示了截然不同的信念:“人如其爱”。如果人的定义不是取决于所知道的,而是取决于所恋慕的,如果人生命的指挥中心并不是理智的脑袋,而是与本能直觉相连的心,这将如何改变我们塑造灵命的方法呢? 

你爱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的开头,就点出人类身份认同的核心:“祢造我们是为了祢,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祢怀中,便不会安宁。”这段蕴含了丰富智慧的话,能根本改变我们作门徒的方式。若要成为一个真正完全的人,我们需要在与神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祂不只是造我们的那一位,也是我们之所以被造的原因。人是为了某些特定事物而活,人会不断地前进、追求某些事物、渴望某些事物。那满载我们欲求与渴望的宝座,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心。

心是人生命最根本欲望的轴心,即你对于这个世界最本能、来自潜意识的取向。奥古斯丁并不认为这只限定在对知识的追求上。他不是说:“我们被造的目的是要了解祢,我们的心思一直是无知的,直到它理解祢为止。”奥古斯丁所描述的渴望不像好奇心,而像饥饿感;不像待解的智力难题,而像生命中最基本的需求。

因此,在这个描绘中,人生命的重心不是在理智,而是在于心。因为心是我们出于本能用来存放我们所爱之物的房间,而我们所爱的人事物将指引我们向着某个终极目标前进。这不仅是我“知道”某些目标或“相信”某些目标。更重要的是,我渴慕某些目标。我想要一些东西,而且是极尽所能地想要。我的渴望定义了我是谁。简言之,人如其爱。

人这种目的导向的特性,再加上爱作为中心基础,就促成了奥古斯丁的另一个洞见:由于我们被造的目的就是要去爱那位造我们且爱我们的上帝,因此,当我们的爱恋是指向这个终极目标时,我们就能找到安息。而当我们试图去爱其他替代品时,我们就会被焦虑围困并感到躁动不安。生而为人就会有一颗心,你不可能不去爱。所以问题不在于你是否会穷尽一生去爱,而是你会穷尽一生去爱什么。最终,你爱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受到某些美满生活愿景的激励与鞭策,也就是那些我们认为“生气蓬勃”的画面。我们想要它、渴望它、切慕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以爱作为最基本的目的导向模式。我们受到欲念牵引,由欲望为我们决定前进方向。并不是因为我们“审慎思考”了我们的选择,而是因为这些美好的画面抓住了我们对未来的想像。它吸引着我们向前,导致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是为了它。我们于是陷入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期待能因此抵达它所在的世界。

奥古斯丁用另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动态的关系:爱就像地心引力。物体的重量吸引它向适当的位置移动。重量移动的方向不一定是往下,而是向着适当的位置:火焰往往向上,石头则是向下。它们按各自的重量移动,寻找适当的位置。无法适得其所的事物是不安定的,一旦它们适得其所,就会安定下来。

奥古斯丁说:“我的爱就是我的重量,无论我被带往何处,都是我的爱带我去的。”爱就像是重力,将我们带往爱的重量要去的方向。如果我们的爱被物质吸引,那么爱的力量就会拽着我们下沉到劣等事物所在之处。如果我们的爱被圣灵更新的火焰触发,我们就会升高。当人被神的恩典点燃且被提升,我们就越发火热并升高。正如耶稣复活后,不是问彼得“你到底相信什么?”或者“你搞懂了没有?”而是三次问他“你爱我吗?”

欲望的门训

做门徒就代表着要翻新你所爱的目标。因此门训的重点在于重新模塑而非获取资讯。灵命塑造最基本的是关乎感知与爱欲,要先校准我们的喜好,将我们的渴望指向上帝以及上帝对于人的心意。门徒不是那种只有一颗大脑袋的公仔,心中所爱比脑中所知更重要。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最深的渴望常常跟我们表面所知道的事情有落差,就容易落入分裂和虚伪的光景中。世俗文化既不向我们说教,也不叫我们背诵信条,却反而紧紧抓住人的心,轻易就用他们的意识形态为信徒洗脑。当世界已经抢走了人的心,谁还在听大道理?这样的仗很难打赢,于是要么教会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要么大家的灵命软弱肤浅到只剩下一些属灵的套话在主日的时候彼此说说,一到周一就回到世界的逻辑中去。

如果人如其爱,而且是透过在文化习俗的实践中来形塑他终其一生会去爱什么,那么这些习俗就会塑造你这个人,决定你是谁。因此我们需要特别留意我们的自我认同、效忠对象、核心信念,以及热忱所在,因为这些事情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换言之,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彼此竞争,为要得着人的心,而生命的中心原本是为了上帝而造的。

“你的心依附与倾诉的对象就是你的上帝。”我们敬拜什么,就会逐渐成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敬拜的正是我们所爱的。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是否敬拜,而是我们敬拜的对象是谁。最能吸引我们的偶像通常都不是新奇的思想,而是我们情感欲望的投射。这不是因为我们的理解有误或太过天真无知,而是我们的欲望失序所导致的结果。这些文化习俗常不知不觉就抓住我们心心念念的渴望,让这些渴望产生偏差,将我们引向这个世界的偶像承诺的美好生活愿景之中。

只是把各种道德教训灌入脑袋,无法帮助我们对抗世俗文化洗脑的力量,甚至连一款香水、一部iPhone手机的广告诱惑都抵挡不了。我们无法单单用脑中的知识下达命令来校准我们的心。为心定向,需要由下而上,先要重塑我们惯常的欲求;多管齐下,在敬拜仪式中、在读经祷告中、在刻意的行动和专注的默想中,每天操练自己去爱神。透过圣灵的引导和上帝的恩典,让自己沉浸在天国的文化中,疏导欲望、培养好的习惯、重塑想象力,即便是无意识的欲望与渴求,也都指向上帝与上帝对世界的心意。

只有这样的门训才能具有一种有效的反向模塑的力量,让人“不要效法这个时代,反而要藉着心意更新,让自己被改变过来”。

(本文摘编自《欲望的门训:一切从“心”的习惯开始》,苏明思(James K.A.Smith),校园书房2020年9月出版,内容有删改,大小标题为《境界》所加)

片尾曲:天韵合唱团《给祢我的心》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