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女子安义淑,在东京宣告“日本悔改”

弱女子安义淑,在东京宣告“日本悔改”

导读:成千上万人一齐弯腰,唯有安义淑站在最后一排挺立不动,拒拜日本神社。时代的逼迫压在她的肩上,她不得不和母亲一起逃亡。1939年她奔赴东京,在议会大厅大声喊出:“日本终将为它的狂妄与暴行付上代价。”“为基督而活,就是为基督而死”,这是她一生的座右铭。

《境界》出品 抗战胜利纪念日【特稿】

文 | 浩青

播音 | 小鹿 后期 | Jack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1939年3月,一列运兵车缓缓驶入平壤火车站,车厢内挤满了即将开赴中国战场的年轻日本士兵。车站人头攒动,官员、警察和普通百姓纷纷聚集,身着制服的学生随着军乐队的伴奏大声歌唱激昂的旋律,人们手里挥舞着日本国旗,呼喊“天皇万岁”。

安义淑(I-suk An)回忆道:“那些士兵脸上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死亡气息,仿佛他们并非被送往前线,而是被送往地狱,成为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之神的‘活祭’。”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安义淑感受到上帝的呼召,毅然决然踏上前往东京的旅途,把朝鲜基督徒的声音带到日本公众面前,向日本当局揭示偶像崇拜的罪恶。她深知这是一场可能丧命的行动,但神已预备好她去迎向那个时代最黑暗的狂潮。

拒拜日本神社

安义淑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渴望女儿能就读教会学校,父亲却坚持将她送去日本留学。毕业归国后,她在一所由宣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里担任音乐教师。

然而不久后,日本当局下令,强制朝鲜人敬拜天照大神太阳女神,作为顺服日本统治的象征。1938年的一天,安义淑奉命带领学生前往山上的神社,行“敬神”礼仪。她走在队伍最前方,心里却如烈火烧灼。同行的教师劝她:“只是形式,心里不敬就行了。”但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鞠躬,而是背叛信仰。

她双腿颤抖,身体发冷,心中却默默祷告。圣经中王后以斯帖的话浮现在她脑海:“我若死,就死吧。”她意识到,自己被放在这个位置不是偶然,而是为了此刻。她带领的队伍是最后一批抵达神社的,前方人山人海,警察冷眼旁观。

(年轻时的安义淑)

“立正!”一声尖锐的口令响起,全体肃立。“向天照大神鞠躬!”号令落下,成千上万人一齐弯腰,唯有安义淑挺立不动。“我想到被掳的以色列人与但以理的坚持,也想到如今朝鲜人被强迫在每座城市、学校,甚至教堂中向偶像叩拜,包括在讲台前设立神龛,并派警察监督礼拜,逼人行礼。违抗者,不仅面临监禁酷刑,连传道人的家属也会被取消口粮配给,活活饿死。”

她站立不动,不仅是在人前的公开拒绝,更是属灵的争战。时代的逼迫全数压在整个弱女子身上。“那并不是在我房间里的安全范围内悄悄表达立场,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向日本神像行礼。我心里明白:我已经死了。安义淑今天死在了南山。”这一刻,恐惧与不安被完全驱散。她低声向主祷告:“我已经尽了我该尽的本分,余下的就交给你。”她站在一年级孩子们的最后方,像一个惊叹号却沉默不语。

回到学校,她很快被叫到办公室。屋内,一位满脸怒气的地区官员厉声质问她。她并未辩解,脑海中却响起《出埃及记》中的话:“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正当气氛凝重时,电话铃骤然响起。官员接完电话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安义淑被迫与母亲一起逃亡,她们穿上乞丐的衣服,逃到靠近中国的新义州,藏身于乡下的一间破屋。这段岁月成了她属灵生命的熬炼之地,寒冷、饥饿与疾病成为日常。她清楚,等待自己的将是抓捕和囚禁,“在这间屋子里,我要为无情的牢狱做准备。”

东京之行

安义淑逼自己适应艰苦的生活,她与母亲常常跪地祷告,甚至在冰冷的地板上练习入睡。山区地下教会的信徒冒险前来探望,他们开始背诵大量经文,为的是在日本人篡改圣经后仍能铭记真道。安义淑也背熟了100多章圣经和150首赞美诗,这些成为她日后面对囚禁与审讯时的属灵兵器。

随着战争推进,强迫崇拜日本神社的行为也随之升级。各级学校强迫学生购买护符带回家,神社如雨后春笋般修建,每家每户都要设立神龛,连教堂讲台前也被安置异教图腾。信徒若拒绝跪拜,等待他们的,是灭顶之灾。

有信徒带来恐怖的消息:忠心牧者遭酷刑逼供:被倒吊灌辣椒水、重摔在水泥地上、用竹针刺穿指甲、玻璃瓶砸头、皮鞭打至骨折。这些令人发指的酷刑让安义淑夜不能寐。她开始一周的禁食祷告,为将来的试炼求力量。禁食结束后,母亲送水来,她高声感恩,因她感受到从神而来的真实的力量。

“若靠自己,我绝无法坚持。但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我就能站立。”禁食祷告帮助她对圣经有了更深的领受,她学会将对酷刑的恐惧交托给神。“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若违背了神的律法,再长的生命也与禽兽无异;但若按神的公义而活,就算短暂也有尊严与荣耀。”这份信念促使她走出藏身之处,继续为信仰发声。

她感受到神的呼召,决定前往东京。就在启程之前,一位朴长老找到她说,“我信主50多年,从未像这段时间这样清晰地听见神的声音”,他受神感动要陪安义淑同行。朴长老也曾因拒绝向神社下拜被捕殴打,后因年迈被暂时释放。就在那时,他领受到神的感动——“时候到了,要拣选基督的精兵去东京。”这位属灵长辈还提醒安义淑:“愿意为基督而活还不够,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我已经为基督死了。”

他们一路同行,抵达东京后向日本将军直陈朝鲜基督徒遭受的迫害,引用《但以理书》中三位不拜偶像的犹太少年的故事,请求日方废除神道崇拜,恢复信仰自由。她说:“教会无法敬拜神,等于没有主日。数百座教堂被迫改成军服工厂,奉献箱被没收,牧师被命令讲政治,不准传讲福音。拒拜神社的信徒只能逃亡,躲避监禁与酷刑。”在座的两位日本将军静静听着这番话,他们第一次听见朝鲜真实的光景。

1939年3月23日,第74届帝国议会的最后一次会议。在宗教法案表决前,他们按照朴长老提出的激进建议,走进议会大厅,从阳台上投下事先写好的呼吁书,大声喊出:“日本应悔改,停止对朝鲜教会的迫害!”不出所料,他们当场被捕。受审被他们当作揭示真相的唯一机会,安义淑毫无畏惧,公然宣告:“日本终将为它的狂妄与暴行付上代价。”

朴长老被遣返回故乡,而安义淑则被押往朝鲜偏远地区的一所乡村监狱。探监的母亲带来沉重的消息:许多信徒正在平壤监狱里遭受酷刑,家人只能秘密聚会、为他们禁食。安义淑含泪祷告:“主啊,求你使用我,帮助那些受苦的圣徒。”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尚未结束。于是她写信请求转押。

1940年9月20日,她被转押至平壤监狱,编号57号。

服侍中国死囚

安义淑曾以为自己在被捕前已做足准备,但冰冷坚硬的地板让她彻夜咳嗽难眠,初秋的寒意已如此刺骨,她不敢想象冬天如何熬过。夜里,她轻声默诵圣经,哼唱记得的赞美诗,用信仰驱赶孤独与恐惧。

她的事迹早已传入狱中,许多狱警与犯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字。母亲前来探望,紧锁的眉头中暴露出心里的担忧。她大声安慰母亲自己会挺过去,危险越大,神就越近;折磨越深,主的安慰就越真切。“日本人不会像古罗马那样将基督徒扔进狮群或烈火中。我听说他们常以绞刑处决人,那至少是快速的。”她对母亲说:“我现在要进入信仰的高等学府,基督是校长。我相信祂会亲自教我什么是真正的信心。”

母亲坚定地回应:“若你愿意从祂那里学习,就要天天向自己死,好让耶稣在你里面活。”临别时,母亲还说:“我们在天堂门口再见。谁先到,就在那里等另一个。”

尽管身体虚弱,安义淑仍不停止服侍他人。她曾为一位被毒打的牧师向狱警求情,愿代受鞭刑。她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饥饿的囚犯,照顾生病者,陪伴濒临精神崩溃的人。她的行为甚至让狱警和犯人感到惊讶。

最让她难忘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死囚。1940年的一天,一名被称作“野兽”的中国女子被押解入狱。她年仅20岁,亲手杀害并肢解了丈夫,精神濒临崩溃。其他囚犯对其唯恐避之不及,只有安义淑主动接纳她住进自己的牢房。

女子刚被带进牢房便疯狂爆发,将所有的愤怒倾泻在安义淑身上。当女子昏睡后,安义淑悄悄抱起她沾满粪便、早已失去人形的脚,用自己的体温为她取暖。她轻声说:“这样的寒夜,她双手被绑,即使疯了,也会冷吧。”

接下来的三天里,安义淑不眠不休地服侍她,喂食、擦拭身体,任凭女子醒来后继续咒骂攻击,依旧默默承受。渐渐地,女人打开心扉,原来她10岁被父母卖给一个年长的男子遭受虐待,从此怀恨在心,终于爆发。

有一天,她忽然问道:“安小姐,你能不能请耶稣让我去地狱?我想向丈夫道歉,和他一起受苦。我杀了他,是我把他送进地狱的……”她的悔意与哀求令人触动,安义淑为她代祷,在行刑之前将她的灵魂交托给神。

她还服侍过一位名叫孙花的中国女子。孙花原是风月场上的名妓,容貌出众,邂逅一位中学教师,二人相恋,男方为她离婚辞职,投入鸦片走私。案发后,两人一同被捕。入狱初期,孙花傲慢无礼,时常抱怨,只想尽快脱身。一天晚上,安义淑在牢中唱起赞美诗,孙花听后感叹:“这歌真好听,你的声音也好听。”安义淑告诉她,自己曾在女校教音乐,并主动教她背歌词、学旋律。孙花学得极快,很快能完整演唱。

安义淑把握时机对她传福音,孙花最初抗拒,随后却认真倾听,她特别喜欢富人与拉撒路的故事。孙花说:“我真是个罪人,我必须把丈夫还给他的妻子。我出狱后要去向他的母亲和妻子道歉,然后到山村建教会,教孩子们唱赞美诗。”狱警们不再嘲笑她,反而钦佩她的转变。她满脸光辉地说:“安老师,我们比拉撒路还要饥饿,但我们永远不会像那个富人那样后悔了。”

信仰的冠军

正当安义淑以为自己要在狱中殉道时,狱警带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这句话在监狱迅速传开,几乎无人敢信。“朝鲜自由了!”女警激动地补充,“今天早上一个日本职员都没来上班!”

安义淑和其他人一样被突如其来的喜悦所淹没。她默默在心中赞美、感谢、敬拜,然后请求狱警打开牢门。狱警答应为一号、三号和五号牢房开锁,这些牢房关押的都是因信仰被捕的基督徒。铁门一开,众人手拉手,在狭小的牢房中摇晃着跳起舞来。身体的疲惫被忘却,只剩下灵魂的欢腾。

(安义淑和先生)

夜幕降临,无人入眠,欢呼与祷告持续到天亮。第二天早上,狱警带来更多消息,“安小姐,你出狱后不会再看到神社了,日本人用煤油烧毁了它们。过去那些趾高气扬的人如今躲在家中,就像乞求宽恕的奴隶。”

1945年8月17日晚11点,牢门打开,基督徒们成为第一批获释者。一名狱警高声宣布:“女士们先生们!这些人六年来拒绝拜日本的神,忍受严酷折磨、饥饿与寒冷,从未屈服。今天,他们是信仰的冠军!”曾有34位基督徒被关进平壤监狱,如今,仅有14人幸存。他们以生命见证了信仰的胜利。

然而,朝鲜半岛很快就陷入分裂。一度被绑架的安义淑奇迹般逃脱,与母亲加入了一群基督徒,冒死越过三八线抵达韩国。

在那里,她遇见了工程师金东明,二人婚后不久,她受邀前往美国分享见证,取名以斯帖·安·金(Esther Ahn Kim)。此后四十年,她与后来成为牧师的丈夫定居于洛杉矶韩国城,在那里牧养教会,创立基督教基金会。

她的故事1967年于韩国首次出版,登上宗教畅销书榜首。1973年日文版面世后引发轰动,成为日本宗教类畅销书的第3名。安义淑坦言,曾渴望为主殉道,却“失败”地活了下来。她目睹许多信徒惨遭迫害,痛哭呼求神:“求你差遣天上的摄影机,快来记录这苦难的一幕!”她坚信神确实记录了那段黑暗岁月,也亲自使她记住每个细节与真相:记得耶稣怎样爱那些爱祂的人;如何赐下力量,使人胜过黑暗的权势;又如何在不止息的怜悯中,扶持信徒信靠祂。

1997年,90岁的安义淑安然离世。“为基督而活,就是为基督而死。”这是她一生的座右铭。

(本文成文参考了《If I Perish 》一书,以及Signs of the Times、ST Network、Revive Our Hearts等网络资源,一并致谢)

片尾曲:生命河灵粮堂《主,你是》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