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常识令人囧:今春唯一贺岁片《囧妈》

爱的常识令人囧:今春唯一贺岁片《囧妈》

一大家子旧人,在出不了门的新年看一部情节熟悉到好像就发生在自己家的贺岁片,一切就像一个寓言。在观影的间歇,家里是否有悻悻的笑声和意味深长的沉默?希望疫情过后,从小家到大家,你我都可以收获一个爱的常识:爱不是控制他人,爱就要给人自由和成长。

《境界》独立出品【影评】

文 | 希幔

播音 | 刘玉

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原来嫌挤的那么多部贺岁片一夜之间都撤了。变招最快的《囧妈》和几大网站合作,成了宅在家里的老百姓唯一能看到的新电影。

在电脑屏幕上看到那个烫着卷发的唠叨女人,许多网友一下子惊呼,这么像我妈呀:一过年就喜欢烫卷发,嘴里总是说个没完,吃的喝的用的什么都要管。影片里徐伊万的妈妈几乎涵盖了中国式妈妈的所有特点:有一种饿,叫作“你妈觉得你饿”,无论儿子在打电话还是看手机,老妈总是不停往他嘴里塞东西,核桃、红枣、水果,吃到他想吐。儿子在外边遇到异性朋友,要是去套近乎,她觉得儿子招花惹草、作风不正;要是儿子兴趣缺缺,她又埋怨他古板不好相处。总之无论儿子做什么,都会遭到妈妈的纠正就对了。

有网友留言说,这片子的水准,幸亏没去大影院看。但其实让许多人感觉不自在的倒不是电影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是情节太纪实。窝在家里和爸妈一起看一部控诉爸妈不会爱孩子、把爱变成了控制欲的片子,对许多家庭来说实在不是愉快的观影体验。因为全家人都被疫情关在家里,乐观地设想,或许这部电影帮助许多子女说出了他们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在观影的间歇,敏感的家庭成员会捕捉到悻悻的笑声和意味深长的沉默。

每个常识,都要付出血泪的代价

影片主要讲述徐峥饰演的小老板徐伊万,因为一系列的意外不得不跟母亲一起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历时六天的车程,也是徐伊万成年之后与妈妈相处最长的时间,生活中积累的矛盾也因此爆发。徐伊万终于明白了,爱不是控制他人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这个好像很常识的结论,希望也是这场疫情灾难过后我们的社会,从小家到大家都可以收获的。

电影一开始,徐伊万和袁泉饰演的妻子张璐在谈离婚,原因并非出轨家暴,而是控制欲。妻子控诉徐伊万:“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老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问题背后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徐伊万与老妈的关系。对妈妈“忍无可忍”的徐伊万最终喊出了同样的怒吼:“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

原来婚姻不幸的妈妈,对丈夫彻底失望后就决心为儿子而活。因此她付出全部心血,“我是你妈,我就应该管你”。没有哪个孩子能承受赋予成年人以人生希望的重担。畸形的爱导致父母给孩子套上“一切为你好”的枷锁。

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很容易让父母以为自己是孩子的主要塑造者,可以控制孩子是谁,孩子成为什么样,其实父母在骨子里仍然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这反映了父母的自私和自大。我们相信我们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当我们在现实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我们就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心理补偿,转而想成为他们命运的主人。为人父母的痛苦根源在于,当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却认为我们应该控制我们的孩子。

人都需要被倾听、被认真对待

封闭的列车,简直就是这些天来我们足不出户的预演。徐伊万和妈妈的对话,大多数时间都是妈妈在说,即使徐伊万说了什么,妈妈也好像没听见。有统计表明,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中,平均90%的时间都是父母在说,孩子说话的时间只有10%。

许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儿女还小的时候,父母常常不尊重儿女的话语权,每当他们想和父母谈心时,父母就会敷衍过去。或者给出一个标准反应:等做完作业再说。孩子想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我们却想告诉他们现在该做什么。等到孩子长大后,情势就改变了,当父母希望能和儿女交谈,儿女早就不想再和父母谈话了,因为错过了时机。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网络,因为他们可以在上面表达自己,充分与人互动。新媒体对华人的文化是颠覆性的。中国人的家庭模式中,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沟通就是表达自己,就是掌握主导权的一方在说,弱势一方在听。这一来自家庭的文化基因已经渗透进社会、国家、企业甚至教会,有权柄的一方看重的是传播,而不是倾听,不是互动和调整。不听我说,就是反叛、捣乱。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保罗·杜尼耶的一段话,很好地说出了孩子们渴望和父母沟通的心情:“人都需要被倾听,被认真对待,被理解,这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够。如果没有他人的理解,人就无法在这个世界自由成长,充实生活。听听这个世界的对话吧,无论是国家之间的对话还是夫妻之间的对话,大部分都好像是聋子之间的对话。”

倾听是一种很有效地表达我们理解他人的方式。哲学家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在他7岁的时候突然失明了,15岁时视力又突然恢复。他回忆说,在那8年时间里,一个照顾他的巴伐利亚农妇使他明白了倾听的力量:“这个女人一定很爱我,因为在我记忆中,失明的那8年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我记得我们常常聊天、开怀大笑。我一定说了很多,因为玛莎常常说:‘我记得你说过……你记得你说过那个吧……’她记得我说过的每句话。我这辈子一直都觉得我的想法、我所说的话是值得被人记住的,她给了我这一点自信。”

只要善于倾听,我们就可以做孩子的首席聆听官,帮助他们处理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要。倾听是试着不让自己去掌控主动权,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对基督徒父母来说,倾听是谦卑自己,观察神在孩子身上的工作,发现神对孩子的心意是什么,那是需要我们去配合完成的。

在爱的领域,控制才是王道?

影片中,妈妈对徐伊万始终不想放手,这也是许多父母容易陷入的误区。当你有了孩子,对承担养育责任的担子充满惶恐,同样感受到孩子的生命完全依赖于你——你的供给、你的触摸、你的声音。这个新生的孩子似乎在你身上有充分的权柄,毫不留情地折磨你每个日日夜夜,让你喘不过气来。即便如此,当你看着这个婴孩,爱会激励你度过极度的疲劳,帮助你操练舍己的功课。

然而无论这一步走得容易还是艰难,都只是故事的开始,而不是故事的落幕。因为孩子终会长大,有一天他会对你说不。你先要学会舍己,然后要学习放手。你曾经的舍己不应该使你觉得自己有权操控孩子的生活,否则你的爱不过是一种要求回报的投资。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青春期醒来,带着叛逆的态度与你对着干,你就会明白,这个孩子不是你可以控制的玩偶,而是一个需要被尊重的独立生命。

妈妈对徐伊万强烈的控制欲令儿子烦不胜烦,他无数次想要逃离妈妈的魔爪,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妈妈来说,她试图掌控的不只是他的儿子,还有她的丈夫。年轻时,妈妈曾跑到老公的单位,用大喇叭向全单位的人高喊:你们都不许和我们家老徐交朋友,不许叫他喝酒……而不幸却也无法避免的是,徐伊万却在婚后成了妈妈的样子,想要去控制妻子张璐。

电影的套路都是老套路,戏码也不是新戏码,可就因为太多的家庭都陷在这个套里,当我们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痛点的时候,艺术重要吗?创新重要吗?一大家子旧人,在出不了门的新年看一部情节熟悉到我们自己都能写出对白的新电影,一切就像一个寓言。

尽管徐伊万深爱着妻子,却从来也不懂得如何用爱去接纳和尊重一个人。他以为爱是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改变对方,去爱对方。莫斯科之行中,在一场新人婚礼上被感动的徐伊万,终于有所领悟,忍不住对妻子说出了久违的爱的语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尊重和接纳。”在这个瘟疫蔓延的时期,对着屏幕,这句常识再次令人想哭。爱孩子、爱妻子、爱人民,都要有这样的领悟才好。

影片的最后,张璐发给徐伊万一段文字: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爱一个人就是愿意全心付出。后来才发现,有时候就算付出,也难免互相伤害。我曾经很努力,想变成你心目中理想的妻子,但我真的做不到。在这段婚姻里,我们都付出了很多。 他们的婚姻最终还是未能走下去,张璐感慨说:“我们之间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都有擅于把好事搞砸的天赋

知道自己被爱和实际感觉到被爱是不一样的。在《得胜的家庭》中,路易斯·哈特说:“在我的办公室里,我问那些已经成为父母的人,你们中间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就知道自己是被父母爱着的?经常有许多人举手。然后我又问,多少人感觉到自己被爱着?举手的人就少了。”很多孩子理智上知道父母关心他们,父母可能也在用嘴巴不断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但实际相处中,孩子却很少感觉到被爱,因为父母给出的爱里或许不缺少生活上的照顾,却唯独缺少爱最重要的元素:无条件的接纳。

“囧妈”的确爱儿子,在俄罗斯熊出没的林子里,危急关头,妈妈冲着熊大喊“我在这儿,不要吃我儿子!”但她的爱给儿子带来的是窒息。徐伊万想要得到的接纳的爱,却是母亲很难给出的,因为她自己也没有得到过。客观的说,这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很难从人那里获得的,因为世上的爱难免会有自私的成分。更重要的事实是,我们身上有恶劣的本性,我们的孩子身上也是一样,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有罪的世界里。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我们都有擅于把好事搞砸的天赋。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我们永远不会每次都做对。基督如何接纳我们呢?“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神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可以帮助我们活出爱的真谛,替代和填补我们从人那里获得的贫瘠和扭曲的爱。

影片中,妈妈觉得自己辛苦把徐伊万养大,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辛劳,谁也帮不了自己,只得把一切的重担放在自己肩上。对基督徒来说,我们知道儿女最终是神的孩子,只有把孩子交托给比我们更有能力的神手中,我们的心理才能释放,担子才能轻省。

梅丽莎·克鲁格(Melissa Kruger)是一名美国作家,她在和丈夫养育三个孩子的过程中,特别经历到祷告的作用。她说:“做母亲的很容易感到孤立,你的孩子有独特的力量让你憔悴不堪。”当孩子们打球的时候,她坐在一旁。尽管孩子可能有受伤的危险,但是她不能过去帮孩子打球。“我几乎无法保护我的孩子们不受现实生活的伤害。我无法阻止擦伤的膝盖、不友善的话语、破碎的心或痛苦的损失。我可以照顾他们的伤口,安慰他们的痛苦,但在很大程度上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独自观看这些,我没有担心和焦虑。因为我可以很快把我的心转向主,倾心吐意的为儿女向神祷告,将我不能控制的一切交给祂,真实相信祂的带领,于是我心找到了安宁。”

孩子生命的成长从来都不是靠一根“魔杖”的挥动来完成的,而是依靠神所赐的智慧和帮助使儿女能够成长。圣灵的果子是自我节制,而不是控制和索取。学会放手,把儿女放在更大的保护之下养育,明白这一点会带来极大的平静和自由,让我们从疯狂的压力和恐慌中解脱出来,从我们相信自己是孩子生命塑造者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爱的挑战不是长久去爱自己幻想出来的丈夫、妻子、儿女,而是面对真实的人,活出舍己而不掌控的爱。平衡之道,是一条窄路,耶稣邀请我们与祂同行。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