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大臣”与90后空巢

“孤独大臣”与90后空巢

导读:孤独是因为聒噪,人人陷入自我表达的焦虑之中,争相发言却无人愿意聆听。社交媒体用得越多,孤独感越强。我们以真理唇枪舌剑待人,却忘记邀请他们来到家中。独处未必孤独,更不必自恋地孤芳自赏;独处的操练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活在盼望、关爱和包容的群体之中。

《境界》独立出品【潮流围观】

文| 文道

就在英国首相特蕾莎·梅2018年1月16日任命国务秘书特蕾西·克劳奇(Tracey Crouch)为“孤独大臣”的同时,一款版本低、无中文的日本游戏《旅行青蛙》竟然迅速火爆中国90后的朋友圈。火爆的原因,诸多分析文章几乎一致指向“孤独”。90后空巢青年们发现,与其养猫解闷、聊天,还不如养蛙,成本更低、投入更少、还不用担心出差。

英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8%,85岁以上的老人占2.4%,50%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处于独居状态;约有20万老年人每个月最多与一位朋友或亲戚谈话一次。老人们面临的孤独问题,据说是英国政府设立“孤独大臣”一职的主要原因。而中国的“空巢青年”,是指独自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异乡独居,“下班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水果只敢买三、四个,快递只能寄到单位”。

一老一少,一头是已经被社会体系甩出来,另一头是难以融入社会,孤独对人类的生存质量发动了包抄式的攻击。“孤独是现代生活悲哀的现实。”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说。

越表达越焦虑,因为无人聆听

在英国,6600万英国人中有超过900万的人“总是感到孤独”或“时常感觉孤独”,每天平均有1-5个人会因孤独而去求诊。拥有2.3亿老年人口、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也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在热气腾腾地跳广场舞,还为了争场地动手打跑玩篮球的年轻人,一项针对近1.4万名城市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中四成人都有明显的孤独感。因此“常回家看看”作为精神慰藉条款,已经被写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尽管缺乏基本的法律约束力。

英国红十字会称,孤独就如同“隐形流行病”,在人生的不同时刻,影响着各个年龄层的人,青年人也不例外。根据《2017年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数据显示,20-29岁的空巢青年总数超过了5000万,90后占61%,80后占35%。易感孤独的90后“空巢青年”,催生了庞大的商机,比如,网购(包括订餐)、网络社交、快递等。

但网络社交能解决人的孤独吗?虽说我们拿起手机,随手就能发个消息给朋友,但朋友圈提供的仅是通过屏幕与他人联系的“数字化友谊”。一群青少年围坐一室,各自忙着用短信和社交媒体聊天却不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是很常见的情景。

据BBC报道,现在的人们常把注意力放在电子设备上,使得他们在公共场所变得更孤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用得越多的人,孤独感可能会更强。

对于空巢男青年来说,晚上10点最孤独,而空巢女青年的孤独高峰期则是晚上9点。所以在网络直播中,粉丝们其实并不在乎主播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享受的是与主播在一起互动的愉悦。透过屏幕传来的主播的温暖,消解着夜晚的空虚寂寞。

蒋勋在《孤独六讲》一书里提到,现代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每个人都忙着自己表达,没有人有空聆听别人诉说。基督徒许多时候同样被自我表达的焦虑影响却不自知,以自己的宣讲加入言语的喧嚣,却忘记了那些孤独的人最需要的是聆听的服侍。

“在团契生活中,我们欠下别人的第一种服事,是学习聆听别人。正如我们爱神是从听道开始一样,我们开始爱弟兄姐妹,也是首先要学习听他们说话。……有些信徒,特别是传道人,一旦和别人共处,往往觉得自己非要‘贡献’些什么不可,并认为那是对别人唯一能做的服侍。然而,他们忘记了,其实聆听比讲话更能服侍别人。”潘霍华说。

走出围墙,用关系医治孤独

孤独大臣克劳奇透露出一些具体解决孤独问题的细节,他说政府将计划开展更多的社区活动,让一个个社区更加紧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关系。看来孤独只有靠连接、关系来解决。

基督信仰最看重关系。当亚当和夏娃不顺服时,在伊甸园中的美好关系突然变得尖锐。首先,人与神的关系破裂了,然后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破裂了,最终所有人都处在模糊不清的关系中,罪把我们与神与人的关系弄得一团糟。然而,神却透过耶稣来修复破裂的关系,关系贯穿了整个上帝救赎的故事。在圣经里,“彼此”是信仰基督的群体生活的主题,大家彼此相爱、共同分享,一起庆祝、一起受苦;一同敬拜、一同服事;彼此劝慰,互相建立。

教会有使命主动走出围墙,去邀请外面的人加入神的大家庭,但当今的教会是否真的在发出邀请呢?有30多年牧会经验的艾伦·洛克斯伯格牧师(Alan J.Roxburgh)发出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在一个孤立疏离的文化里,如何建立基督徒群体生活呢?”他查阅历史学家道池(E.R.Dodds)的著作,从中找出了答案。道池解释了为何基督信仰起初原为一个小型运动,最终却能脱颖而出,原因在于早期教会是一个“在罗马社会中,对孤寡贫疾者而言,一处盼望、关爱和包容之所”,基督徒群体以相仿的模式共同生活。

马克·劳特巴克(Mark·Lauterback)牧师讲过发生在他家里的一件事。他家请了一位保姆帮忙料理家务,保姆来自十分破碎的家庭,她正纠结要相信哪个宗教,马克夫妇曾多次跟她详谈福音。不过,保姆最终选择相信摩门教,这使牧师夫妇心痛不已。马克仔细推敲事件因由,他想到那位女士并不清楚了解摩门教的神学,摩门教之所以能吸引她,在于摩门教让人有家庭的关系和感觉。那位女士深感孤独,急需可以委身的群体,并感到摩门教的会友爱她。马克反省说:“我们以真理唇枪舌剑对待她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邀请她到我们的家中。”

一位单亲妈妈离婚后决定要重新上教会。她感到孤独害怕,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才能把三个儿子抚养长大。她很怕教会中的人都是好批评者。牧师首次去她家探访,只是说:“你要告诉我们,我们有什么实际途径可以向你表达基督的爱?”教会中的弟兄开始为她铲除行车道上的积雪,有孩子的家庭夫妇提出与她的儿子一同去露营,一些姊妹在她难过伤心时愿意听她倾诉。当教会真正活出“盼望、关爱和包容”,活出属于基督的群体见证时,这位单亲妈妈最终委身基督。

安息在神里面,独处却不孤独

多年前,听陈奕迅的《孤独患者》,那时听的是一种唯美的伤感;如今再听,却听出了这个世代许多人的心声:“欢笑声,欢呼声,炒热气氛,心却很冷。”强颜欢笑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孤独患者。

蒋勋在书中还讲到一个有意思的经历。他十三岁的时候问母亲:“我从哪里来的?”其实,他问的不是身体从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死的问题。可是当母亲听懂了他的问题,却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蒋勋觉得那是他生命中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却被立刻切断了,“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传统文化似乎在逃避人在天地之间孤独的问题。“敬鬼神而远之”,“六合之外 圣人存而不论”,儒家视野里的“上帝”是没有位格的,无法与人建立活泼的关系,所以人只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孤独感无法阻挡,从时间的深处扑面而来。孤独到极至,甚至开始自恋地自我把玩,所谓孤芳自赏。

群体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意象,但基督信仰并不排斥独处,只是独处未必孤独。许多感到孤独的人,通常都是先从无法忍受独处开始的。然而,从信仰的角度来看,独处是基督徒的必修功课之一。耶稣自己也常常离开众人,独自退到山上祷告,与父神独处。

南加大哲学教授、灵修大师魏乐德说:“透过全然独处,我们得着安静,能静止不动,并认识耶和华是神。当我们重返工作场所、商店或家中,独处能让我们拥有充分的热切和恒心,把神放在我们心里,专注在神身上并且信靠祂。”

独处让我们先把与神的关系放在首位,从喧闹忙乱的世界中抽身而出,聆听祂的声音,安息在祂里面,灵里丰盛沛然,重新得力,从而回到群体中能够更好地服事与生活。独处的操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活在群体之中。

当今人类处境的危险,仿佛走在钢索上,这一端是无穷的欲望,另一端则是身体的逐渐衰老;而这些都会加给我们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导致心灵的空虚。人极其渴望即时的满足,于是就会陷入情色、赌博、吸毒、金钱方面的上瘾症,以及事业或学术方面的野心、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以此来填满心中的空虚。而这些并不能满足我们长久的渴望,当我们身体渐渐衰残无法获得这些即时满足时,就会继续陷入孤独无助之中。

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满足感,创办维真神学院的灵修神学教授侯士庭为此写了《幸福真谛》《心灵渴望》两本书。他认为,解决孤独的问题,需要我们恢复与三位一体神的关系,因为这是最稳固的关系。他写道:“孩子无法选择生于哪个家庭,我们在人生诸多关系上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像主人家中或某个工厂里的奴隶,他们别无选择。但是当我们选择做基督的朋友,祂就选择让我们拥有祂那种与天父的父子关系。这是上帝奥秘中的自由,因为上帝是包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的上帝。上帝邀请我们自由地选择与祂的友谊,因为祂已经自由地选择我们成为上帝的儿女。”

属灵生命的奥秘就是,当我们封闭的心与耶稣相遇时,我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就在体验到祂长阔高深的爱时得以消除。试想,做永生上帝的儿女,圣灵内住在我们里面,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到三位一体的神的团契之中,怎能孤独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