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最大的隐忧就是,耶稣粉越来越多,他们对跟随耶稣没兴趣,他们靠近耶稣是为了各种祝福,同时却明哲保身,从不问需要付出什么。用善行夸口的宗教领袖是最难搞的伪善的粉丝。粉丝终会筋疲力竭,他们伪装得很辛苦很倦怠。快速筛查:你究竟是粉丝还是跟随者?
《境界》推荐阅读【信仰反思】
文| 凯尔·艾德曼 Kyle Idleman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经营宗教组织,而不是在实践信仰?为什么那么多人嘴上说着爱,做的却是恨、分化与排挤?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教会里长大,之后却离信仰越来越远?他们可能都只是耶稣的粉丝,而不是跟随者。
你是耶稣的跟随者吗?圣经中有一段极为伤感而遗憾的叙述,提及许多自以为是耶稣的跟随者,在生命终末时,惊觉原来耶稣根本就不认得他们。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七章里提到,凡活着的人,终有一天要站在上帝面前,到了那日,许多自称为基督徒和跟随者的人来到耶稣面前,“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如果你也自认是耶稣的跟随者,在你继续走下去之前,我提醒你放缓速度,看看周围的指标与告示牌,看看同行的人都有谁,然后问问自己,这是什么路?会不会你误以为自己与上帝之间没什么问题?希望你能重新确认自己所信为何,重新评估你与耶稣的关系。
基督徒作家唐纳德·韦特尼(Donald Whitney)曾说:“如果一个人与上帝的关系是错误的,那他/她不论在其他事上有多正确,都不重要了。”
当今教会最大的挑战和隐忧
看来我们需要透过DTR和耶稣展开一场对话。你知道DTR的意思吗?Define The Relationship定义关系。这是交往中的情侣之间进行的正式而严肃的谈话,双方要对这段浪漫关系的未来、承诺与忠贞程度,进行清楚的确认与定义。
试着想像一幅这样的画面:你走进一家咖啡馆,刚坐下,有人朝你的方向走来,就坐在你对面。你一眼就认出来,祂就是耶稣。在你手足无措之际,耶稣直探核心。祂直视你的双眼,说:“该是我们重新定义这段关系的时候了。”祂想知道你对祂的观感如何?你们之间只是偶尔周末约会,或已渐趋稳定?你如何定义你们的关系,是无人能取代吗?你对这段感情的投入与认真程度如何?
放眼望去,自称耶稣跟随者的人看似很多,实则不然。如果他们肯按照耶稣的标准诚实地下定义,我实在没有把握他们是否称得上跟随者。我倒觉得有一个名称或许更适合他们:他们不算跟随者,而是耶稣的粉丝——
粉丝男人,家里挂着某个球队的运动衫,对球员的背景资料如数家珍;他总是在场边卖力地摇旗呐喊,但他从不加入球赛,也不曾被要求做什么事。他不需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或牺牲。事实上,当他所支持的球队表现不如意时,他的热情也随之降温。吃几次败仗以后,他可能毫不留情转而支持别队了。粉丝女人,从不错过明星名模的八卦,不只知道这些明星演过哪部电影,甚至连明星的生日、就读的高中都知道。她知道关于明星的一切,但却不认识他们。她是超级粉丝。
这些粉丝都是彻头彻尾的热情仰慕者。我相信耶稣已经拥有够多粉丝了。不过,耶稣并不在乎自己的粉丝数。当祂定义自己所想望的关系时,“热情的仰慕者”从来不是祂的选项。今天许多教会已经慢慢把圣殿变身为体育馆,每周日有大批的粉丝群聚在偌大的体育馆内,高举双手为耶稣欢呼,却并不想认真跟随祂。这是当今教会最大的挑战和隐忧,越来越多自称为基督徒的粉丝,其实对跟随基督没什么兴趣。他们趋近耶稣是为了要索取各种祝福和好处,但同时却明哲保身,从不问自己该付出什么。
是粉丝还是跟随者?当你说自己是跟随者,我接着就要问:你如何确定?你以何种标准来判断、定义你与耶稣基督的关系?许多误以为是跟随者的粉丝,最常通过和别人比较来证明自己是跟随者。他们的参照组,是身边朋友对信仰认真的程度,然后,他们自觉与耶稣的关系比那些人好多了。
其实,我们都是选灵性贫乏之辈作为参照组。当我告诉妻子,哪个朋友从来不跟老婆约会,哪个老友忘了和妻子的20周年结婚纪念日……我发现,当我开始把自己和其他丈夫比较时,目的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并未尽力承担爱妻子的责任。同样,当你与耶稣的关系开始被置于天平上和别人相互比较时,你恰好证明了自己心中的愧疚和亏欠。
粉丝常用的另一种标准,是敬虔的尺子。他们理直气壮地说:粉丝怎么会每周固定上教会,还把钱投进奉献箱?聚会时还自愿照顾学龄前儿童、在门口做招待?亲友聚餐时也不敢醉酒?嘿,拜托好吗,舍我其谁啊?我当然是货真价实的跟随者。
除此之外,我们还用过别的工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跟随者,例如,宗派的准则、圣经的知识等等。但真正的问题是,到底耶稣自己如何解释跟随的定义?耶稣的法则,是唯一我们该用的法则。
全心跟随,还是只挑对自己有利的?
对大多数粉丝而言,请自问,你曾否因为跟随耶稣而付出什么代价?请注意,这不是文学修辞的提问,你最好让自己有些时间好好思索这个问题,列出跟随耶稣真实付出的代价。跟随耶稣这件事,如何影响了你的人生?
我们不介意让耶稣来微调我们的生活,但耶稣想的和我们不一样,祂要彻底翻转我们的生活。粉丝不介意让祂来做些修饰粉刷的工作,但耶稣要的是拆掉重建。粉丝只想检修引擎,但耶稣要的是全车大修。粉丝要耶稣激励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但耶稣要干预和介入他们的生活。
很多人决定相信耶稣,但并不打算立约跟随耶稣。基督教的福音不允许将这两者混为一谈。有许多粉丝在一场讲道结束前的呼召中,激动地走向台前,或祷告或举手决志,立定心志要相信耶稣,却从不曾决心要跟随耶稣。严格说来,耶稣从未提供这份选项。祂寻找的,是比口头上的相信再更多一些,祂要看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如何在寻常生活中行出来。当我们决定相信耶稣,却不愿全然献上自己来跟随祂,那么,我们只是不折不扣的粉丝。
我们习惯把“相信”定义为对真假的接受。但建基于圣经的相信,不只是理智上的接受或情感上的认定,而是全然献上、毫无保留的跟随。按着定义来看,跟随的要求比头脑的理性活动更多,它要求起而行之。今天的教会之所以渐渐转型成粉丝工厂,其中一个因素是把相信和跟随拆开来教导,造成信仰生活的严重失衡。
在教导何为基督徒之际,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来带领他们进入相信的阶段,但却没有清楚呼召他们去跟随。我们勾选相信,并把这两个字加黑加粗标示出来。但关于跟随,却以缩小版的细字体,一笔轻轻带过。当你初次听闻福音,有人带着激昂的语气,长篇大论地鼓励你做一个相信的决定,但对于这份相信所需包含的跟随,以及随之而来对生活与价值观的转变,却说得极少极轻,我称这种行动为“贩卖耶稣”。
有太多人所听到的福音,充满了这类的意思:想不想获得永远的生命?你想不想让一切罪疚都被赦免,让一切重新开始?你想不想有一个丰裕富足的人生?你准备好向上帝支取健康与财富了吗?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就像电视购物频道一样,有些人揉揉眼睛,切换频道,但许多粉丝已经纷纷报名选购了。他们订购了“福音”这款产品,完全免费。
请让我再一次提醒,那些被刻意省略或忘记提及的重点:没有认罪悔改,就没有宽恕;没有舍己牺牲,就没有救恩;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没有忠心跟随,就没有相信。
耶稣是你的众多选项之一?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记载:“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5-26)
我相信就在那时,粉丝群已蠢蠢欲动,有人开始打包回家了。耶稣开的这些条件太不上道,他们可不想跟着玩了。有些人在解释这段经文时,尝试把耶稣的话放宽尺度,磨平棱角,使之易于接受。他们认为,这番话的受众不是一般人,而是少数特别被拣选的人。换句话说,耶稣是在对着神学生和全职同工说话。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是,请注意,经文里提及“有极多的人”,是完全没有特定指向的一群人。耶稣并未把受众划分成不同群组,祂不是为十二个门徒开小班授课,也不是对着一群牧师、宣教士演讲,祂对所有想要跟随祂的人,发出了同样的挑战。
问题棘手了。跟随耶稣,真的得要“恨”自己的妈妈吗?谈到跟随耶稣需要付出的代价,祂对群众从不隐瞒,总是据实以告。祂让他们知道,在一些情境下,跟随耶稣可能会触怒父母、祖父母,甚至可能被赶出家门,或被迫脱离关系,或是破坏你平时看重的其他人情、面子。是的,这些都可能是代价的一部分。
粉丝有一种普遍心态,担心一旦太投入,便无法抽身。他们不想错失一些东西,只想浅尝辄止,不想因为太认真而受伤或受苦。享受一切唾手可得的好处,但最好不需要为此牺牲任何事物。我们并非不愿意和耶稣建立关系,只不过,我们希望代价不要太大。
想像你内心有两种爱在较量,看谁领先。耶稣、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亲朋密友和父母双亲,各就各位,站在起跑线上。耶稣不是要在这场竞赛中争第一,祂所要的图画是,跑道上不见一人,只有耶稣。耶稣不应被置于“爱谁比较多”的争夺战中,因为无从比较。粉丝总是想办法视耶稣为众多选项之一,有些粉丝甚至让耶稣遥遥领先其他竞争者。但是当耶稣亲自定义跟随的关系时,祂的立场再清楚不过:祂要成为你的唯一。
上帝绝非需要你的时间、金钱和敬拜。祂需要的是你,祂要你的爱。祂渴望你热切地追求祂,而那些外在的要求,不过是因着爱而自然发生的事。
而你终将明白,唯有把耶稣的位置摆对了,你才能理顺生命的次序;唯有用耶稣的爱,才能真正爱你身边的人。祂给我们的诫命是爱神、爱人。太多时候,我们把我们所爱的孩子、家人带到教会,我们把教会当作让孩子交朋友的地方,我们让孩子在粉丝组成的教会里成长,可是我们却没有让他们在基督里成长,因为耶稣不在粉丝组成的教会当中。我们让他们在一个注重表象与形式的宗教环境中成长,教他们遵守一切规矩和界限,却忘了教育他们重视与耶稣发展真实而亲近的关系。
脱下伪善面具,献上真心实意
在《马太福音》第23章,耶稣尝试要吸引一群宗教领袖的注意。若要在耶稣的时代界定谁是粉丝、谁是跟随者,这些宗教领袖肯定会速速划清界线,表明他们是跟随者。然而,一如许多粉丝的生命状态,这些宗教领袖的敬虔外表往往与他们真实的内心相去甚远、互相背离。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太15、8)这段话说中了大部分粉丝。就像法利赛人一样,粉丝们费尽心思来研究上帝,但他们从不把心交出来。这群人讲起上帝时头头是道,但他们从未真正靠近祂、认识祂。他们以为有了关于耶稣的知识,在经文背诵比赛中拔得头筹,就可以宣告他们与耶稣有亲密的关系。
面对这群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最难搞的就是他们的伪善。“伪善”这个字的希腊原文,出自早期的剧院,当时的希腊演员被称为“伪善者”,演出时,演员戴着不同面具,一人分饰多角,你永远看不到那位演员的真实面貌。粉丝吸引别人日光的,往往也是那些面具。人眼所见的,不是真实的你。耶稣在第5节这么说:“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告诉你,有些粉丝在饰演跟随者的角色上,其演技之精湛、情感之逼真,简直无懈可击,让你几乎无法辨其真伪,可以问鼎奥斯卡金像奖了。
当耶稣开始宣讲,祂刻意向众人讲述有关宗教领袖的种种,因为耶稣知道这些人就在人群中。祂说:“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太23、1-3)那些法利赛人听到这里可能暗自思忖:嗯,这才像话嘛!这个家伙终究还是识时务地站在了我们这边,还当众承认我们的权威。
没料到,更精采的在后头。耶稣接着说:“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 耶稣直指这群领袖的本质问题:他们的所教所言,与他们的所行所是严重背离。对耶稣而言,这类披着假敬虔外貌的粉丝,是最难面对的。
粉丝在读到上面这些文字时,会以为我说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为粉丝脸上的面具戴得太久,久得已经分不清哪个是面具、哪个是真我样子。或快或慢,总有一天,耶稣的粉丝必会筋疲力竭。为了保持与内在情感不一致的外在,为了通过外面的表现试图取悦上帝,粉丝们伪装得很辛苦、很倦怠。在我继续说下去以前,我想让你知道,耶稣来,就是为要使你从宗教的捆绑中得自由!
说一套做一套的分裂
你和耶稣的关系需要做三个自我检视。第一题,你的生命是否反映你口里的信仰?在《马太福音》第七章,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耶稣在这里用了两个反差极大的字,“称呼”与“遵行”,来作为粉丝与跟随者之间的不同与分际。
这是一个虚实不分的世代,我们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即便我们如此分裂,我们仍能心安理得。我们已经自我麻醉并说服自己,纵使我们的信仰如此真实,但它却一点也影响不了我的生活。信仰,不管你多么虔敬与真心,假如无法在现实中以具体行动反映出来,那终究只是一种幻觉。
第二题,你觉得你是一个跟随者,是因为你做了对的事吗?光说不练,靠一张嘴就自以为走在正道上,是铤而走险。但光靠行动就自以为走在耶稣所称许的窄路上,也一样危险。请留意那些粉丝们为自己辩护的言论,“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这是很典型的粉丝逻辑,他们引以为傲的信心,是建立在敬虔的服侍行为上。
有一个“快速筛查法”,可以帮你测试自己更像粉丝还是跟随者,当我问“你是不是跟随者”时,你的脑袋马上转向自己平时那些宗教行为,例如,你稳定出席聚会啊、每月都有奉献金钱啊,常去教会做义工啊;这种反应提醒你,你更靠近粉丝那一端。定义你是粉丝或跟随者的指标,不是你的所言,亦非你的所行。这些言与行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关键在于,这些言行必须能反映出你对以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题,我认识耶稣吗?祂认识我吗?
紧接着前面的经文,耶稣画下一条关键的分际线。在《马太福音》第七章23节,耶稣对粉丝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追根究底,最终的问题是我们与耶稣的个人关系。你认识祂吗?你觉得自己认识祂,那么祂是否认识你呢?我们习惯把重点放在我们的言论与行为上,因为那是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容易操作,还可以被用来当作“呈堂证据”和炫耀的资本。但耶稣对跟随者的认定是建立在彼此的亲密关系上,超越我们的所言与所行。
粉丝最大的误区之一是把头脑的认知与亲近感混为一谈。他们分不清“知道关于耶稣的一切”与“真正认识祂”之间的不同。教会里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混淆。希伯来文“认识”这个字最适切的定义是:毫无保留地认识一个人,也让对方毫无保留地认识自己。
祂所要的,远超乎我们的敬虔行为,远超乎我们对宗教的依附,远超乎我们对条规与礼仪的遵守,远超乎我们的甜言蜜语,祂所求于我们的,不过是想认识我们,以及让我们更深地认识祂。耶稣巳清楚定义祂渴望与你建立的关系,祂对那些凡事适可而止的热情粉丝没太大的兴趣,祂要的是全心全意投入而委身的跟随者。
(本文摘编自《我不是耶稣的粉丝——你是在崇拜偶像,还是在追寻信仰?》凯尔·艾德曼,台北橡实文化出版2015年3月,大小标题为《境界》编辑所加,内容有删改)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 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