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硕士10月13日自杀,遗书中反复出现“废物”,“我消失好了,一挂解千愁”。追求高分高成就是一种瘾,我们需要一份及格宣言让自己幸存下来。我以为自己的心态还算健康,直到儿子“长大以后想种菜、想开小卖店、想卖手机”的理想让我怅然若失。
《境界》独立出品【教育前线】
文|逾林
播音|Yangjie
“这二十几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你这样下去肯定延毕(延期毕业)了,真丢人。几百万研究生,不缺你这么一个废物,去死吧……”“以前我们组还没有出现过无法按时毕业的,为了不打破这个优良传统,那我消失好了。”
10月13日凌晨两点,网名“红烧土豆叶”的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三学生在微博发了一封“遗书”后在实验室自缢身亡。人们从文字里似乎看不出悲观的气息,他将自己的自杀说成“一挂解千愁”,又将今年折腾不断的世界局势比作“闹肚子”?他吐槽老师的课就像“酸奶没吃完放垃圾桶里一周”,实验室设备像“祖宗”一样,每次做实验之前都要先“祈祷一下它可千万要一直正常工作”。一闪一闪的幽默好像挂在深渊旁边的小灯泡,格外显出里面黑洞洞的绝望。
做自己也可以被接纳
事情发生后,一位同在科研领域求学的同龄人难过了三天后写道:“我经历过类似感受,……自己就是学不下去了。我遇到的问题都是我不够好,我接受不了这个不够好的自己。说好听了,这叫做自驱力强;实际常常是对自己的逼迫,压得自己走不下去。”
他反省说,这种所谓的“自驱力”其实是外部标准的内化:“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单向度的评价体系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学。……给人的最大压力是一步慢、步步慢,差这一步,你就跟不上大部队了。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内化于多数参加过高考的人。有了好学历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经济条件、更美满的家庭。作为这一轨道上的胜利者,我们很少去想,如果我不达到这一目标会怎样?比如,假使我不去读大学呢?我不从事那些能挣钱的工作呢?不按照轨道,会让父母伤心,会让朋友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会对自己失望。总之,会面对更大的个体难以承受的舆论压力。”
如果你也曾感受这种让你透不过气的压力,希望下面这两句话会让你好过一点——“如果你花了很大力气才让你的朋友’看得起‘你,那么你应该换一批更好、更真诚的朋友。”“如果你生活中重要的人没有一个认为你还留有余力,那么你需要反省一下,减小火力。”
西雅图的一名医学博士雷·本内特(Ray Bennett)写了一本小书叫做《及格家宣言》,上个月刚刚推出中文版,封面上赫然印着“让一事无成的你也能心安理得快乐生活的指南”。作者在书中提醒人们,疫情肆虐之下,我们理应领悟并接受,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只是一个幻想。
“‘作最好的自己’,我们的世界中到处充斥着这种无情的信息,你甚至从没想过可以不必做那么多。”作者认为追逐满分是一种可怕的瘾癖,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紊乱、身体健康受损、思想崩溃等;在这个追求高分高成就的社会里,需要一点得过且过的及格主义来拨乱反正,感受幸福。
正如《及格家宣言》所说的,“虽然‘最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并无公论,但不管它是什么我们实际上都做不到。”很多人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做到最好,比如在中国成为高考状元、潇洒地走进北大。
王梓晗当年就是一个走进北大的高考状元,2018年毕业后却开始全职讲脱口秀,她觉得能在舞台上吐槽自己的成长经历太爽了。在采访中她对记者说:“我妈一直说尊重我的选择,你愿意上北大,还是清华,都可以,妈妈尊重你的选择。这不是尊重我的选择,这是我的选择太值得尊重了吧?!我跟我妈说人是不可能完美的,我应该有在小事儿上保持不完美的权利,她说不对,正因为人不可能完美,所以我们才要不断追求完美。我当时听完觉得特别窒息。
小时候,我还会控制自己在外人面前哭的次数,这学期哭了几次,好,那下学期就一定要比它少,直到这个数字变成0。在我的印象里,我妈从小对我哭只有两种回应,一种是严厉的,“我委屈你了吗?你还有脸哭”,一种是调侃的,“就这点事,至于吗”,她可能是想安慰我,但我觉得自己被嘲讽了。后来我就不会哭了,即便偷偷哭也会有极强的负罪感。情绪被压抑得太久,就坏掉了……我生活在一个扭曲的场域,在那个场域里要把别人的要求都满足,而且还要伪装成我自己的意愿。”得了重度抑郁的她,这两年靠脱口秀病情得到缓解,因为感觉做自己也可以被接纳。
另一个今年在脱口秀舞台上爆火的北大女孩李雪琴,同样有身患抑郁症的经历,面对大家对她“不务正业”的指责,她直接怼回去:“北大怎么了,念了北大就不能当一个废物了吗?我只是恰好高考考得好,擅长考试而已。”
今年高考发榜后,一个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676 分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即使她考上的是北大,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的“成功”,却仍然遭受许多非议,原因很简单:考古专业既不能赚大钱,又不能当大官。
全社会都在不停教我们如何成功,却没人教我们如何幸存,如何不抑郁。“平庸”似乎已经被列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禁用词,每个人都被驱赶着追逐成功与完美,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估他人。
想要去种菜的儿子
自杀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遗书中说,希望自己下辈子变成猫咖里的一只猫,听着实在让人既心酸又心疼。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历史的背后看出满满都是“吃人”二字,如果他活到现在,或许会在每个被卷入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之中找到这两个字。
看完遗书,我忍不住对妻子说:“我们的儿子有成为废物的权力!”其实这句话不是说给妻子听的,而是说给我自己的。因为在我们家,对孩子期待和标准更高的是爸爸。当孩子拿着九十分的试卷回家,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丢了十分”的也是我这个爸爸。幸亏我们家除了我这个高压锅,还有妻子这个减压阀。
坦率讲,自从儿子上了学,我发现面对孩子“诡异”的成绩,爸妈的“无为而治”往往会在老师忧心忡忡的眼神面前缴械投降。我最紧张的是收到班主任的信息,“某某爸爸,今天下午来一趟学校吧……”幸亏到目前为止,儿子在学校还没有太出格的举动,但当老师说,“开学以后,你儿子是全班唯一一个没有进步的学生”时,我仍然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回家以后,我告诉儿子,老师说他在学校表现有这个那个不好,话没说完,儿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问我,“老师没有说我表现好的地方吗?”我猛然醒悟,我已经开始将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压力,转移给儿子了。那些我还没消化好的压力,我从这个世界接过来的难担的担子,我竟然希望儿子为我消化和承担。我在这个优胜劣汰的世界里惴惴不安,想要将儿子拉进以成绩、成功和完美为标准的评价系统。
我喜欢问儿子以后想做什么,他的答案经常变,但很少让我满意。“我以后想种菜”,因为他不喜欢吃肉;“我以后想开小卖部”,因为他想玩玩具;“我想在手机店卖手机”,因为平时不许他玩电子游戏,每次逛商场时才偶尔让他在iPhone店里试一下……
这些职业在我看来一点也不高端,我心想,“老爹小时候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就是开火箭、当总统,虽然最后一个也没实现……可你小子的最高理想竟然就是卖手机?”当我准备一盆冷水浇过去,或者想用诱导性的问题让他说出我心中期待的答案,比如“卖手机有什么厉害,发明手机才厉害呢”,却发现妻子总是站在儿子旁边做后援团、啦啦队——“儿子的理想很有创意啊,来告诉妈妈,你想种什么菜啊?”然后,他们就去畅想一番未来的菜地,留下我一个人怅然若失,好像当下正站在一块菜地里。
所有“废柴”的福音
在世界标准的压力面前,我常常忘记了质疑标准本身,它真的可以定义我的孩子的价值吗?我不知道大连研究生的遗书震醒了多少人,他们震惊过后是否依然回到笼子里继续作那只无法停下脚步的小仓鼠?
在一个号称治愈百万女性的英国短片中,几位年逾不惑的英国女士对着镜头谈到,“有着这么多机会、技术,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可以给人快乐的世界,但我担心这个世界只是充满压力——压力来自于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完美的妻子、完美的朋友,来自于要成功,要做老板……” 片中提到有70%的英国女性感受到“成为完美女性的压力”,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她们语重心长地说,“相信我,我会花更多时间于所是,而非忙碌于所做。”
可是,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所是?不忙于所做,就意味着找到了我们的所是吗?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视野里,人和猴子的区别只是:更优秀的那一个站在笼子外面,失败的落后者即使再不情愿也只能呆在笼子里面。在他们的眼中,如果一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一定是个失败者;站在十字架下看热闹的人才是人生的赢家。在圣经中,耶稣就是这个经历了最彻底失败的人,因此祂才能够接纳每个人,对贫穷的人和饥饿的人说你们有福了。祂祝福这个世界上的失败者有福了。
耶稣自己也曾被诱惑要去迎合这套标准——如果你可以将石头变作面包,你就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如果你可以从高处跳下来却摔不死,你就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如果拥有万国的荣华,你就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如果能走下十字架,你就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人们一次又一次对耶稣说,“如果你,如果你”,似乎决定耶稣是谁的标准就在我们的手中,连上帝也要在我们的天平上称一称几斤几两。
耶稣无视这些“如果”,他生在贫穷之家,以木匠手艺为生,与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同席——麻风病人、妓女、贪官污吏,触摸他们,改变他们,告诉他们上帝已经废掉人手所立的标准,和企图靠达到标准而称义的企图,上帝不视任何人为废物。祂给他们活着的意义,只有创造者能决定被造物的所是。最终,耶稣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每个人,祂所付上的赎价,就是我们在神眼中的价值。祂的应许就是所有“废柴”的福音。这个世界的评分标准不是要被修补或调整,而是已经被十字架彻底颠覆。
“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当拥有完美履历的保罗竟然在自己身上发现一根无论如何都搞不定的“刺”,在某种程度上他体验到人生的挫败。他希望上帝帮他将这根“刺”拿走,得到的回应却是“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
今天,耶稣基督的福音邀请我们拥抱自己所有的软弱,视之为依靠上帝的机会。美国牧师约翰·派博说,“基督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攻克所有软弱,永不失败,而是让我们相信祂在我们软弱上的恩典,当我们不能做到我们想做的事时,相信祂的恩典。我们或许渴望得到一个A,赚更多钱,跑得更快,更漂亮……但祂希望我们不在软弱中不安,相反要表明基督所赐给我们的平安是充充足足的。”
每个抑郁的李雪琴和王梓晗,都有机会依靠耶稣发出喜乐;每个软弱的、做不出实验可能延期毕业、想要消失的“废物”,都有机会依靠耶稣成为刚强。
片尾曲:L·O·V·E 敬拜团《永不丢弃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