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铁娘子”李琰:北京冬奥“心超越”

“冰上铁娘子”李琰:北京冬奥“心超越”

导读:以中国速度滑冰集训队总教练的身份领军出征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上铁娘子”李琰,曾连续两届冬奥会带队缔造中国短道速滑的神话。她说:“我们越好越要谦卑,这一切靠我自己做不到。我不断看到自己的缺陷,这带领我竭力成长……荣耀是一时的,成长却是一生的。”

《境界》独立出品【人物】
文 | 若舟
播音 | Esther迪

她是首位问鼎冬奥会的中国选手,打破了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1000米、1500米的短道速滑记录;她是欧洲炙手可热的金牌教练,西方人在以她为原型制作的海报上写下“神龙腾飞”四个大字;她曾带领美国队创造辉煌,帮助阿波罗·奥诺(Apollo Ohno)登上体育生涯的巅峰;之后她谢绝了美国队的邀请,毅然回国执教,领军连续在几届冬奥会上缔造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冰上神话,并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选手。

她就是 “冰上铁娘子”李琰,被誉为“点队成金”,却始终觉得“荣耀是一时的,成长却是一生的”。原本已经出任中国滑冰协会主席、中国奥委会委员,离开赛场转而在中国推广冰雪运动的她,去年11月在冬奥备战的冲刺阶段,被任命为中国速度滑冰集训队总教练,再次带队出战在家门口举行的北京冬奥。

从冰场王者到税局公务员

1966年,李琰出生在北方城市大连。因为父亲是军人,她们举家随父亲迁往更北的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生活。

北大荒的冬天,气温常常低于零下三十度,在户外,好动的孩子能够玩的游戏就是滑冰。个子娇小、容貌清秀的李琰在一群玩雪滑冰的孩子中间并不显眼,但与生俱来的坚韧和冲劲,让她很快在滑冰运动上脱颖而出。

13岁,李琰离开父母,前往佳木斯的合江体校进行滑冰专业训练。中国专业运动员的体育生涯往往开始得很早,12、13岁甚至更早就离开家,像一群有父母却又没父母的孩子。教练的指令和训练成绩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赶上冬训夏训,文化课就得完全放下。一般的青少年运动员几乎很难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在体育训练和文化课间苦苦平衡。但李琰是幸运的,她几次面对媒体回忆早年的运动生涯时,都表示其中虽有辛苦,但更多的是乐趣和荣誉。

1982年李琰获得全国少年比赛第二名,1987年进入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李琰首次奥运会的亮相是在1988年的卡尔加里。她一举囊括了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尽管短道速滑当时只是表演赛。

1992年的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李琰又在500米短道速滑项目上摘得银牌,实现了中国在冬季奥运会上奖牌的零突破。胜利和荣誉为李琰打开了体育之外的一扇门,两年后她退役进入东北财金大学学习金融。

毕业后,她顺利进入当地的地税局工作。随后结婚,平稳安逸的生活似乎是离开拼搏的赛场后最好的归宿。“我试着过另一种生活,安逸一段时间,但时间再长一点,就会觉得自己内心太过于平静了,还是觉得缺少一些挑战。”接受媒体访谈时,李琰这样说道。

异国执教的历练

一次偶然的出差到北京,重新将李琰引回到赛道上。“我推开滑冰场的大门时,一股寒冷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气息是如此令人熟悉,我的心跳加快了。”因此当1999年斯洛伐克的速滑队向中国发出请求,几乎没有经过太多犹豫,李琰就接受了邀请,听从内心的选择前往欧洲执教。

踏出了生活的原点,站回熟悉的冰面上,她所要面对的挑战除了比赛的成绩,还有对当地文化的适应。在宁静古朴的欧洲小镇,每逢周日,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环境的人都走进教堂。当时的李琰初来乍到,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同在欧洲的朋友于是邀请她去参观有中国人聚会的地方,她也欣然前往。

结束欧洲执教后,2003年李琰接受了美国青年队的邀请,并在不到3个月后成为美国国家速滑队的主教练。在美国的四年,她一手培养出了美国的短道速滑天才明星阿波罗·奥诺,打破了韩国人对这项冰上运动的垄断。更难得的是,她内心的信念也愈发坚实。

2006年的都灵奥运会,阿波罗·奥诺第一个冲过500米赛道的终点线时,他自己也不能相信。冲线后的瞬间,他甚至还回头去看了看身后加拿大和韩国运动员,以确认自己第一名的成绩是否真实。回过神后,阿波罗才兴奋地高举双臂、喊叫着冲向场边——那里站着他的中国籍主教练李琰。

这一幕也成了运动史上的经典。“我接手美国队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障碍、执教的风格,导致和队员之间缺乏信任。阿波罗性格中就是个喜欢质疑的人,问很多很多问题。有一天他搭我的车,我就真诚地告诉他既然现在我在这个位置,你就相信我,咱们走一段时间看吧。我相信你会得到很多帮助的。”

阿波罗在随后的训练中不断观察,在大赛中尝到甜头。而李琰也第一次学会将信任与真诚运用在处理和运动员的关系上,这让她赢得的不仅是荣誉。阿波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非常尊敬她。”

放下自己才能带领团队

都灵冬奥会结束后,李琰拒绝了美国的续约要求,回国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当李琰刚上任时,王牌运动员王濛就觉得教练对老队员不够重视,把精力花在年轻队员的培养上。遇到个性强烈的运动员,李琰觉得很有挫败感,她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让全队队员理解她的执教理念,甚至也怀疑自己暂时抛下丈夫和孩子、回到国内的选择是否正确。她沉默了。

在一次去美国休假期间,一位曾经关爱她的师长来访。李琰敞开诉说自己的苦恼,这位长者带领她一起操练如何放下自己的压力和骄傲,也学习饶恕别人和自己。她开始承认自己是个不够完美的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带领这支队伍。

“先改变自己,原谅别人。”这句话提醒了她。回到国内后,李琰从里到外像是换了一个人。她搬进了训练宿舍,24小时和队员们在一起,主动和他们沟通自己的想法,了解队员们的需要。大家感受到这位以训练严苛出名的教练和别的教练真的不一样。

“相互的尊重就是爱的表达。我鼓励队员们彼此勉励,当一个队员有所贡献的时候,其他的队员也因此受益。如果只有教练一个人说,其他人只是盲目地跟随,那就没有新的东西从里面出来。当每一个人都彼此联合,我们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鼓励队员们彼此相爱、原谅、珍惜。尽管我不能增加她们的工资,但我尽力把最好的带给她们。”

冰冷的滑道上开始飞奔着一支被爱所温暖的队伍,他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温哥华冬奥会上,她带领老将王濛摘得了500米短道速滑冠军,使王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冬奥会上成功卫冕的冠军。王濛赛后在冰场上跪谢教练李琰,师徒两人激动地拥抱祝贺。因内心改变而得到的胜利,超过了外在的冠冕。

在这届冬奥会上,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包揽了4个所有项目的金牌,创造了冬奥会的记录,她也获得年度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员”奖。有媒体引用了电影《慕德家的一夜》里面的话,“它绝非寻常体验,而是最奇妙的人生历程:经由冒险正途,通往圣洁之境”,称赞李琰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伟大跨越。王濛称教练李琰为“改变中国短道速滑历史的女人”!

一句话“走出了心魔”

“一天难处一天当”,是李琰最喜欢引用的句子,帮助她从容面对赛场内外的挑战。然而队伍内部的诸多张力,接连发生的几起事件使短道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前24天,王濛意外严重受伤,所有的这些都给李琰带来巨大的考验,让她一时间无法接受。

在越洋电话中,曾经帮助过她的师长告诉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样的磨难是要考验你们这支团队,是否真的是互相关爱的、互相支撑的,是否真的是有凝聚力的?巨大的挑战是为要让你成为一个有忍耐力的人。”

当时李琰就把这番话转告她的队员们。“现在就是考验咱们的时候,咱们队伍是不是互相支撑的。就像人体一样,你这个手没劲儿,那个手要帮忙的。这个不完美,那个要帮助。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刻,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整个团队慢慢恢复起信心来。

于是李琰大胆做出调整,将队员安置在一些和他们自己的期待不同的位置上,尽管队员们不一定都满意,却使整个团队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在她的妙手安排下,短道速滑队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于索契冬奥会中再获辉煌,在所有男女8个项目中均闯入决赛,最终获得2金3银1铜的优异战绩。

冰场比赛可以说是意外最多的赛事,碰撞、摔倒随时可能发生,没有什么环境比这里更适合锻炼一个人把自己挂虑担忧的事情放手交托出去。“顺境的时候你可能更高兴喜悦一些,但是你可能也失去了你逆境当中那种心里的沉淀和磨炼。”在一次采访中,李琰反复提及“忘记背后,向着标杆奔跑”这句话对她面对赛场压力有极大的帮助,“让我走出了心魔”。

在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后,李琰却告诉整个团队、告诉自己要谦卑。“我们越好越要谦卑。因为对我来讲,这个荣誉不是属于我们,这一切靠我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我不断看到自己的缺陷、不完美,而这种看见带领我竭力成长。”

在圆满完成温哥华、索契两届冬奥会执教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任务后, 2017年,李琰以中国滑冰协会主席的身份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冰雪项目,随后又出任中国奥委会委员。

李琰说自己对短道速滑的热爱没有减退,但是这种坚持让她感觉有些疲惫。被称为短道“教母”的李琰,坦诚自己不是个好母亲、好妻子。初掌中国队教鞭时,女儿贝拉刚1岁半,如今已经是青少年。“荣耀是一时的,成长却是一生的,我不想再错过女儿的成长。虽然完全满足女儿的要求不太现实,也许只有成为一个业余队的教练才可以。但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尽我所能的为女儿提供她现在要的帮助。”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已经开幕,中国队夺金热门短道速滑比赛即将开始。这位每逢大赛期间都会默默祈祷“心中无惧”的冰上铁娘子此时已经站在冰场上,忘记背后的荣誉,努力面前,预备带领年轻一代向着标杆直跑,在赛场上全情释放,历练生命,滑向心的超越。

(本文参考了《Struggle and Triumph》短片、《不朽的冠冕》一书及其他网络资讯,一并致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