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战争:从韩国天空之城、北京海淀,到纽约上东

妈妈的战争:从韩国天空之城、北京海淀,到纽约上东

妈妈们“会在半夜吃药,因为她们会突然惊醒,担心孩子的学校怎么了、钱怎么了、老公是不是在外面偷情”,心中充满对失控的恐惧。对孩子的爱加上“恐惧”,结果满世界都是焦虑的母亲,在谈论孩子时暗自较量。怎样才能从尸横遍野的“妈妈战场”上重新站起来?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

文| Xi la

播音丨莎莎

看看人家的“牛娃”

今年初,一部名为《天空之城》(SKY Castle)的高分韩剧被很多观众奉为“神作”。S.K.Y三个字母分别代表韩国三所顶级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天空之城是剧中人物生活的地方——韩国只有1%的上流精英才有资格在此居住。

故事从一场宴会开始,宴会的女主角是城堡的“女王”李明珠,她的儿子英才刚刚考上了首尔医大,宴会正是为此庆祝,参与宴会的其他家庭也希望借机向这个成功家庭取经。欢庆场面落幕没几天,李明珠开枪自杀,揭开了这座华丽城堡的阴暗面。

母亲自杀的原因是看到了儿子的日记。英才在日记中记下了从小到大心中的不满,在父母眼中,只有成绩才是有意义的。“妈妈为什么会生下我?又打又骂,还不如不生下我了……我上辈子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在这种家庭里出生?那该死的一百分、一百分……”只要没能拿到第一名,就会被妈妈骂——“你没有吃饭的资格,你怎么不去死?”“得了第二,你能睡得着觉吗?”英才一度想要自杀。

半路杀出的辅导老师竟用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复仇”理论来“辅导”心灰意冷的英才:“先按照父母的意愿顺从地活着,然后在他们觉得最幸福的瞬间,让他们突然失去最宝贵的一切。”于是,英才按照父母的意愿发奋学习,却在顺利考上医大以后拒绝入学。他咆哮着对妈妈说:“现在开始我要过我的人生了!医大是爸妈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再也不想以爸妈儿子的身份活下去了,我不想再生活在地狱里了。”“天空之城”在儿子眼中竟形同地狱。

韩国有“天空之城”,中国有海淀家长。大约与《天空之城》开播同时,一位据称刚出产房不到三个小时的海淀妈妈火爆朋友圈。她先是跟老大语音通话,辅导作业,然后就打开手机里的早教软件,放在出生不到三个小时的二宝耳边,说:“来,宝宝,今天的早教课开始了……”

不过,对于香港的孕妈Irene来说,产后三小时开始早教已经太晚了。在前一阵子引发热议的香港纪录片《赢在起跑线?》中,Irene的儿子两岁,怀孕二胎五个月。她带老大去幼儿园面试的经历让她饱尝挫败。“一个小妹妹表现欲特别强,我儿子就被pass了。小妹妹的妈妈说‘六个月就带她去游戏班了’……别家的孩子早早就会唱字母歌,比英文母语国家的都早。我家儿子只会BBBBB。”痛定思痛,Irene决定不能再重蹈覆辙,发誓要让还没出生的老二“赢在子宫里” 。

我也认识一对海淀家长,同在外企工作的一对基督徒夫妇,生活本来无忧无虑,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吹响了妈妈心中焦虑的号角。看着怀中吃奶的孩子,妈妈将对儿子小学以及更远的未来的焦虑转嫁给先生,催促他在公司更努力工作,为的是可以将房子换到海淀最好的小学附近的学区房。毕竟别人家的“牛娃”——“一百天开口讲话,二岁会自己洗澡穿衣服,三岁认两千多个汉字,懂得微积分,可以自己编程……”。

进不了好学校,等于被美洲豹吃掉

与东亚妈妈同呼吸共命运的,还有美国妈妈。近日,耶鲁大学女博士温丝黛·马汀的新书《我是一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的中译本面世,书中讲述了自己在纽约顶级富人区上东区(Upper East Side)做妈妈的拼杀史。

那里的妈咪形成一个封闭的“秘密社团”,她们“不上班不做家务,家里有管家、保姆、司机,她们的主业就是好好持家,搞好社交,经营好自家的N套房产。”当然最重要的,她们要保证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为此,上东区“两岁大的孩子,必须上‘正确’的音乐课程。到了三岁的时候,就得请家教,准备迎接幼儿园的入学考与面试。到了四岁,不会游戏的孩子得请游戏顾问。他们不会玩,因为他们有太多‘加强班’要上——托儿所放学后,除了法文课、中文课、小小学习家课、烹饪课,另外还有高尔夫球课、网球课、声乐课。”

马汀觉得这些妈妈“冷酷无情”,她不想陷入她们的焦虑与疯狂。但她低估了这个妈咪世界的诱惑。有人这样形容生孩子之前和之后心态的不同,“昨天发过的誓,今天全都打在自己的脸上。在没生孩子之前,……总是觉得那些被一大堆兴趣班压弯了腰的孩子实在太可怜,早早就失去了童年的乐趣。甚至口口声声对同事好友们发誓,如果自己将来生了娃,一定坚持放养,让孩子自由成长。可生孩子以后,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不觉就报名各种兴趣班了。”

马汀也是这样被打脸的。孩子出生后,她不知不觉中“穿着打扮与言行举止,慢慢开始与身边的女性趋同,思考模式也开始同化,关注起她们关注的事”。一方面清楚地看到这种生活的“荒谬、极端、好笑、疯狂”,另一方面却被推搡簇拥着不由自主加入其中,这是很多妈咪的无奈。连托儿所都争抢得你死我活,“不把孩子送进托儿所不行,因为大部分的人坚信,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必须接受正规的学前准备,练习社交,赢在起跑线上。”

马汀和先生本想将孩子送进公立学校,因此不打算和周围的贵妇们争抢,但看着身边的妈妈争先恐后的样子,马汀也担心起来:“万一呢?万一以后我们想在某个阶段让儿子念私立的怎么办?万一公立学校班级人数过多,儿子没办法好好学习,那该怎么办?万一旁边的公立学校品质下滑,那该怎么办?……那表示我们现在就得认识厉害的托儿所所长,这样未来有一天他就可以帮我们牵线。”她终于醒悟到,“无法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就跟被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逮到一样恐怖。对我们来说,进不了好学校,等于是被美洲豹吃掉。” 

马汀安慰自己说,“干吗弄得自己像神经病?谁在乎小孩上哪个托儿所,儿子上不上有什么关系?我自己就没上过,也没怎样。”但这种自我安慰还是抵不过现实,‘不行,儿子的未来可能受影响,不能就这样放弃。我如果就这样算了,算哪门子的妈?’我就此误入歧途。在恐惧的胁迫下,从原本的旁观者变成体制的拥护者。我跟上东区的妈妈一样,跟全世界的妈妈一样,每天都在焦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不够多,生怕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

追求完美是人生有如地狱的原因

妈妈的冷酷背后是恐惧:“她们的确爱孩子,但她们也得确保自身……一定得成功,一定得拥有‘成功’的孩子。”对孩子的爱加上“恐惧”,结果自然就是焦虑,“她们承受着不能踏错一步的巨大压力,必须当完美的母亲。”

无论中西,所有妈妈们都接受了一种价值观——“永远要提前准备,很早、很早以前就要开始准备。”从周围妈妈的身上,马汀学习到,“该做的事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做?在你以为该开始的时候,再提前很多时间准备就对了。”

如果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需要从托儿所开始准备。不,从托儿所开始已经太晚了!当马汀向一个刚认识的妈咪请教托儿所的事时,对方惊呼:“天啊,你不但还没申请,而且儿子还生在糟糕的月份?”不仅上什么托儿所很重要,连孩子出生的时间也关系重大。比赛的起点就这样被转移到子宫了。

焦虑的压力使母亲成为一种高危职业。当孩子出生之后,母亲便失去了自己,她们的名字变成了某某妈妈。为人之母好像被套上了枷锁,在马汀看来,母亲的焦虑似乎更像是一种灾祸或咒诅。

马汀的先生是犹太人,每年他们一家会聚在一起庆祝逾越节,为了纪念上帝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为奴之地。上帝为了惩罚法老不肯让以色列人离开,降在埃及境内十大灾难。在庆祝时,每个人把手指浸在自己的玻璃杯里,接着在盘子边缘留下酒滴,一滴酒代表一个灾难。马汀联想到对于现代母亲来说,“她们每天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灾祸。团体做什么,就得被迫做什么,而且永远得以完美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对这些妈咪来说,“完美生活是人生有如地狱的基本原因” 。

值得注意的是,十灾中最大的灾难是“长子之灾”。或者换句话说,埃及人所经历的最大的痛苦是从孩子而来,这好像是对今天做父母者的隐喻。父母想要拥有完美人生,妈妈们必须保持完美的形象,选最好的婴儿车。对于生活在海淀、香港、首尔、纽约的妈妈来说,她们有更多资源来掌控一切,帮助自己成功。但真的能掌控得了吗?我们不断将比赛的起点迁移,生怕自己的孩子会一败涂地,意味着无论我们自以为如何能掌控人生,骨子里却怀着对于失控的深深恐惧。

很多妈妈的人生因此好像成了装满苦酒的杯子,需要吃抗焦虑药物才能睡得着。“她们会在半夜吃药,因为她们会在那时突然惊醒,担心着孩子的学校怎么了、钱又怎么了,或老公是不是在外面偷情,”马汀说,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的人生,以及她们的幸福快乐、她们存在的价值,都得仰赖她们完全无法控制的人事物。”

战争的原因是妈妈的不满足

妈妈可以不焦虑吗?周围的世界似乎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能”。我们不仅需要做一个妈妈,还要做一个成功妈妈,养育一个成功的孩子。每个妈妈的头脑中都有一个盼望儿女成龙成凤的梦,我们的文化害怕这种梦想会破灭。

儿子出生以后,身为爸爸的我也成了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轰炸的对象,英语、绘画、足球、篮球、橄榄球、编程,好像整个世界都催逼着我,要将儿子从两岁起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儿童。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一位推销橄榄球课程的老师看着儿子问我,都给孩子报什么班了。她掰着手指头接连数了好几种兴趣班,我才发现儿子早已远远落在同龄人后面了。

回家之后,我和妻子商量说,“要不我们给儿子报点儿班吧?”没想到,妻子不以为然,除了一周一次带孩子去学画以外,她觉得父母花时间给孩子更多陪伴更有益。因此,当我说到“妈妈的焦虑”时,并不是说只有妈妈会陷入焦虑,至少在我们家,我这个做爸爸的倒是常常焦虑。

不过,大多数家庭中,由于妈妈是养育儿女的主力,焦虑也就常常在妈妈群里蔓延。而当焦虑的妈妈聚在一起,在诸如养育孩子、选择学校、饮食健康和训练儿女方面暗自较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常谈笑间蓄势待发。有人戏称这是“妈妈之间的战争”。

一位牧者开放家庭,邀请教会的母亲一起来讨论什么是“合神心意的母亲”。当妈妈们一开口,这位牧师发现气氛变得微妙,把妈妈聚在一个房间里真是一件危险的事。话题很快就从讨论“合神心意”转向谈论孩子的个性、习惯、饮食、学习。边谈论,边比较。尽管母亲们在比较孩子,事实上她们比较的却是自己:我这个妈妈当得怎么样?

其实妈妈的焦虑背后有一个更大的不满足。在一本名为Mom Enough的小书中,作者认为,在“妈妈们的战争”背后有一场更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从人类历史的起点既已展开。当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不听从上帝的命令,被魔鬼引诱堕落之后,上帝在审判魔鬼时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从那时开始,魔鬼的工作就是要毁坏女人的孩子。因此,每一个妈妈都置身于一场战争中,她们的敌人不是别的妈妈,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魔鬼,它企图通过拦阻我们的下一代敬拜神而毁坏他们。

作者敏锐地意识到,“我正置身于另一个战场的前线,硝烟弥漫。我的孩子、丈夫甚至我自己都可能在战争中伤亡。这场战争的本质不是‘我要以妈妈的身份为满足’,而是‘我要以上帝为满足’。”就算冷静、客观的耶鲁博士,在妈妈的战争中也抵挡不住周围的压力而向自己并不认同的价值观投降,因此,一个妈妈除非以上帝为满足,否则世界的成功标准将掳去她的孩子,最终会使焦虑将美好的生活吞噬。

我所认识的那对基督徒夫妇,他们的孩子只有四岁。后来妈妈对我说:“如果不是上帝,我今天看着儿子这副样子,英语还一窍不通,什么乐器都不感兴趣,肯定会崩溃。但上帝提醒我,最重要的是上帝对我已经足够,我才能安静地享受和儿子、丈夫之间的关系。我不需要用儿子的成功和自己的价值捆绑在一起,这让我更轻松地做一个妈妈。”

和世俗文化对失败和梦想破灭的恐惧恰恰相反,基督徒却积极与世俗文化所定义的失败和破灭和解。“我们走向十字架——死亡。因此,你要放下你的愿望,你的未来,你那些琐碎的烦恼,放下你想被认可的渴望,你对孩子的挑剔,你对家里整洁的执念,放下你对生活的牢骚抱怨,放下你想象中以为可以依靠自己所经营的生活,把这一切都放下。”

惟其如此,妈妈才无需加入妈妈圈里的明争暗斗,更不必将自己的价值和儿女的成功捆绑在一起。惟其如此,妈妈才能在自己妈妈的身份中得到安息,才能按照儿女本身的价值来爱他们。

“上帝过去,现在,永远都是足够的。无论我是否相信,是否在上帝已经足够中欢喜,妈妈的战争都已经结束了。相信上帝,我就可以从尸横遍野的妈妈战场上重新站起来,我才可以靠着上帝完美的供应而活着,我才可以充满信心地在明天继续做一个妈妈。是的,妈妈不够,但只要我们依靠上帝,就永远足够。”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